喜迁莺.永嘉思远楼端午

香尘盈箧。是旧日赐来,宫罗叠雪。

服艾衣清,浴兰汤暖,输与个人娟洁。

性巧戏拈针缕,蹙得虎儿狞劣。

鬓半亸,贴朱符翠篆,同心双结。愁绝追楚俗。

独吊湘累,日映沉菰叶。

綵鹢浮空,鸣鼍聒昼,十里翠红相接。

漫有倚空栏槛,谁把朱帘高揭。

归去也,听叩舷儿女,尚传歌阕。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鉴赏

这首元代朱晞颜的《喜迁莺·永嘉思远楼端午》是一首描绘端午节习俗和怀人之情的词作。开篇“香尘盈箧”形象地写出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暗示着昔日宫廷恩赐的美好记忆。“宫罗叠雪”则形容香囊的精致和洁白,如同雪一般纯净。接下来通过“服艾衣清,浴兰汤暖”描绘了端午节沐浴艾草和兰花汤的仪式,象征着健康和洁净。

词中“性巧戏拈针缕,蹙得虎儿狞劣”描绘了女子手巧制作绣品的情景,尤其是绣制出凶猛的虎形,反衬出其内心的细腻与技艺高超。“鬓半亸,贴朱符翠篆,同心双结”则写女子佩戴饰物,寄托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情意。

下片转而抒发愁绪,“愁绝追楚俗”暗指屈原投江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思。“独吊湘累”进一步强调孤独感,沉菰叶映照着词人的心境。“綵鹢浮空,鸣鼍聒昼”描绘了端午龙舟竞渡的热闹景象,与词人的孤寂形成对比。

结尾“漫有倚空栏槛,谁把朱帘高揭”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期盼,希望能有人理解他的心情。“归去也,听叩舷儿女,尚传歌阕”以儿女们在船上的歌声收尾,既是对节日欢乐气氛的留恋,又寓含了对团圆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融合了怀人、风俗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211)

朱晞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江云.题郑天趣三湘集

渺寒云万里,孤舲载雪,逐雁渡三湘。

倦游频选胜,抚剑延平,贳酒过滕王。

清泉自酹,秋草合、贾傅祠荒。

算都是、伤心吊古,和月贮吟囊。难忘。

雪边梅屋,雨底荪房,料裁云缝雾。

应自有、知心老妪,相与平章。

澧兰沅芷曾亲撷,返醒魂、犹带骚香。

看未足、渔歌又起沧浪。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满江红

弹铗归来,更谁叹、有鱼无肉。

念良夜,向阑相对,旧欢难续。

一夕乍寒秋枕梦,十年重剪西窗烛。

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樽有酒,妻堪熟。

书插架,儿能读。傍虚檐翠云低亚,万竿如束。

数点苍山遥入户,半篙春水斜穿屋。

便门前,车马寂无人,从教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寿推官焦元播庆六十

风鹤翩跹,记昨梦、天锡九龄。

从头数、再周甲子,屈指天星。

上界仙人足官府,人间岁月自峥嵘。

庆明时、生甫又生申,维岳灵。珠盈掌,金满籯。

浮瑞?,啭春莺。是乃翁阴德,心事分明。

笔下万言多活国,胸中三尺久持衡。

慰来苏、为雨福苍生,腾颂声。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二)和赵仲敬咏雪

寒压衾绸,光摇书幌,夜深香梦初残。

细听窗户,簌簌响春蚕。

风劲时时堕砌,分明认、山溜潺湲。

呼童起,疏梅耐冷,修竹报平安。

晓来拥被看,閒庭舞鹤,古瓦迷鸾。

待戏挽银河,飞步天坛。

秪恐琼楼玉宇,最高处、无限清寒。

凭君问,九关虎豹,香案五云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