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四)

淡淡暮秋色,行行绕疏篱。

最爱重九名,拟和柴桑诗。

风流足千载,感慨彼一时。

此日不易得,有酒安可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淡淡的秋意渐浓,我行走在稀疏的篱笆旁。
我最喜欢重阳节这个名称,想要仿照陶渊明的诗风来写。
这种风雅情趣流传千年,但此刻的感受却是独特而感伤。
这样的日子并不常有,有美酒怎能推辞呢?

注释

暮秋:秋季末期,天气渐凉。
疏篱:稀疏的篱笆,象征田园或隐居生活。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阳节,有登高赏菊习俗。
柴桑诗:指陶渊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写的田园诗。
风流:指文采风度,也可指风雅之事。
感慨:因感触而产生的思想感情。
不易得:难得的好时光。
安可辞:怎能推辞,表示珍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淡淡的秋意渐浓的时节,诗人漫步在稀疏的篱笆旁,被重阳节的雅致吸引,想要效仿陶渊明的诗风。诗人感叹这样的风流逸事能流传千年,同时又对当下的时光感慨万分。他认为这样的日子难得,如果有美酒相伴,怎能推辞不去欣赏和享受呢?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285)

蒲寿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三)

龙山在何许,驱车故城东。

壮游值佳月,高怀激清风。

深知孟万年,独有柴桑翁。

至今佳传香,索之迷芳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二)

结彼山下茅,对此山上瀑。

白日成蹉跎,长年抱幽独。

嘤嘤自禽鸟,踽踽乱樵牧。

门巷何多车,山中有佳菊。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一)

翠节摩秋云,朱轓映朝彩。

欣欣两宾主,济济众僚寀。

此会良已希,斯文固应在。

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菊花潭

何处无甘菊,何处无清泉。

菊泉适相值,天地何尝偏。

岂但为九日,可以踰百年。

愿与潭下村,餐英汲潺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