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孙以诗邀立夫兄次明丈作看客

我生苦不谐,所向如登天。

老眼始见孙,便觉了世缘。

一阳谨初度,剥极宜复旋。

神气已秀发,玉虹照晴川。

家书或有托,似能守青编。

免翁费十牛,令渠受一廛。

使君与别驾,同是峨眉仙。

肯来摩其顶,飞盖相联翩。

丘也亲抱送,已输徐氏先。

游夏实高弟,庶几文学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我这一生苦于不得志,如同攀登天梯般艰难。
年迈的眼睛初次见到孙子,顿觉世间人事如梦。
冬至阳气开始复苏,万物从剥落中期待回归。
精神和气息已经显现,如玉虹般照亮晴朗的河川。
家书或许有所寄托,希望能坚守那些珍贵的书籍。
免去父亲的辛劳,让他安享晚年。
使君与别驾,都是峨眉山的仙人。
他们愿意来抚慰我的头顶,乘车连袂而来。
丘也亲自护送,已不如徐氏家族早有此礼。
游夏真是高才弟子,或许能传承我们的文学传统。

注释

苦不谐:不得志,困苦不顺。
登天:比喻极其艰难。
世缘:世间的人情世故。
一阳:冬至时的阳气。
青编:古代的竹简,代指书籍。
十牛:极言辛苦,如牛力之大。
一廛:一小块土地,此处指养老之地。
峨眉仙:比喻有道之人。
摩其顶:抚慰、关爱之意。
徐氏先:徐氏家族的先例。
游夏:孔子的高徒子游和子夏。
庶几:或许,大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题目为《得孙以诗邀立夫兄次明丈作看客》。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亲人关爱与文学传承的诗歌。

“我生苦不谐,所向如登天。”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困顿生活的无奈感受,以及他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愿望。

“老眼始见孙,便觉了世缘。”随后,诗人转而描绘自己年迈已能看到孙辈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生命轮回和家族延续的感悟。

“一阳谨初度,剥极宜复旋。”这两句则是对时光流逝与季节更替的抒情,通过日月星辰的运转来反映时间的宝贵与易逝。

“神气已秀发,玉虹照晴川。”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精神气质比喻为秀美的发丝,与天上的彩虹相呼应,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

“家书或有托,似能守青编。”此处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家庭文化传承的期望和信心,即使通过书信来维系家族情感与知识的传递。

“免翁费十牛,令渠受一廛。”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写给远方亲人的关切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生活安稳的祝愿。

“使君与别驾,同是峨眉仙。”诗人将自己与朋友比作神仙,共同居住在美丽的峨眉山中,这里蕴含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肯来摩其顶,飞盖相联翩。”这一段落则是对友情深厚和彼此间精神交流的赞美之词。

“丘也亲抱送,已输徐氏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去旧友的怀念,可能是在描述一场离别的情景。

最后,“游夏实高弟,庶几文学传。”则是诗人对后辈或朋友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文学事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亲情、友情以及文学传承的抒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铜马歌

君不见武皇逸志凌九垓,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想见老子真矍铄。

两京翻覆知几秋,只有山河供客愁。

孤烟落日蚕丛国,出此神物于荒丘。

千年黄壤谁作主,犹把归心泣风雨。

但恐一朝去无踪,有似丰城宝剑化双龙。

形式: 古风

游云灵观

兹山虽特起,远窥殊未豪。

三休出云际,始知盘踞高。

大江分一线,众峰环千遭。

溪谷粗可辨,绿树皆蓬蒿。

羽衣何年来,钓取海上鳌。

盛衰伸臂顷,古屋风颾颾。

元和有遗刻,双旌挟时髦。

想见饮清旷,秀句含春醪。

万世同一兀,名字空嘈嘈。

吾其鍊仙骨,玉京摘蟠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游灵泉呈性老

晓发云灵山,午憩灵泉山。

两山信有灵,相对各开颜。

阿师达磨孙,文字昔所删。

戏出香积供,怜我半生孱。

时维春物老,馀花见班班。

杜宇闹蒙密,胡蝶舞清闲。

大似师说法,奥路辟重关。

市区巧攘夺,日中谁先还。

请以一枝筇,从师两山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游空山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邃殿苒苒来香馥。

褰衣却上清虚阁,丛林障我千里目。

嘉名大榜起何人,来者先自叹烦促。

时于缺罅见一一,烟江黛嶂堆青绿。

先人昔此断还往,三年学古忘幽独。

当时诗板今无在,只馀石刻记经轴。

拂尘再诵心欲折,世态万变流光速。

我方投迹随喧鬨,文字堆床未尽读。

山中宴坐亦所愿,那得宽闲继前躅。

留连两日同僧饭,更念重来几凉燠。

作诗强写无穷悲,天风为我号寒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