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陇头水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何处接长波?

东流入清渭。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请问陇山头的流水,终年哀叹是为了什么事?
我深信那呜咽的水声中,含有远征战士的泪水。
昨天我登上山又下来,直到天亮都无法入睡。
这水流向何方汇成长河?向东流去汇入清澈的渭水。

注释

借问:请问,借机询问。
陇头水:陇山上的流水,代指边疆地区。
终年:整年,全年。
恨何事:为何事而哀伤。
深疑:深深怀疑,此处指确信。
呜咽声:像人哭泣的声音,形容水声。
中有:其中含有。
征人泪:出征战士的眼泪,象征思乡之情。
昨日:昨天。
上山下:登上山又下来,形容行动或心情的起伏不定。
达曙:直到天明。
不能寐:无法入睡,表示心中有事。
何处:哪里,何处。
接长波:汇成长流,指水流汇聚成长江大河。
东流:向东流去。
清渭:清澈的渭水,渭河,中国黄河的最大支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远方征人思念之深。"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询问陇头水来了解长久以来的忧愍之情,这里的“终年恨”暗示了一种长期的、深沉的情感积累。而“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则揭示了这种情感的来源是那些远离家乡,去往边疆戍守的士兵们,他们的声音里夹杂着哀伤和孤独。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的状态,他的心情受到陇头水中征人的声音所影响,无法平静。最后两句“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则是对那不断延伸的情感波澜和它汇入更宽广世界的一种描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与对边塞征战生活的同情。

收录诗词(42)

于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漪
  • 生卒年:约876年前后

相关古诗词

赠太行开路者

手斸太行山,心齐太行巅。

斸尽太行险,君心更摩天。

何如回苦辛,自凿东皋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吴宫怨

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

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

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

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形式: 古风

登石伞峰

威凤昔未起,兹山嘉气深。

逶迤抱川阜,萝茑方沈沈。

龙节稍岩径,星轩伴幽寻。

尝闻谢公事,今嘉昭旷心。

绝顶上巍峨,秋晨好登临。

芦洲辨微色,天籁闻虚吟。

支策睇归湖,舒情凝远岑。

徘徊绕灵伞,登坐延芳襟。

溪路锁重扃,松门交翠阴。

贞姿在空谷,瑞色仍栖林。

晚霭覆回汀,轻桡环碧浔。

探奇幸陪唱,愿继咸池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晚投南村

客行逢日暮,原野散秋晖。

南陌人初断,西林鸟尽归。

暗蓬沙上转,寒叶月中飞。

村落无多在,声声近捣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