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馨桂对李集的评价,通过对比李集与古代诗人的成就,表达了对李集作品的高度赞赏。
首联“岱华双峰秀,诗家两拾遗”以自然景观的壮丽来比喻李集在诗坛的地位,将李集比作泰山和华山之双峰,同时借用“拾遗”这一典故,暗指李集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贡献,如同在诗家中捡拾遗珠,提升了整个诗坛的水平。
颔联“祥麟工部律,仪凤谪仙词”进一步赞扬李集在律诗和绝句方面的才华。这里运用了“祥麟”和“仪凤”的比喻,分别对应李集在律诗和绝句上的成就,同时“工部”和“谪仙”则是对李集风格的精准描绘,前者强调其严谨的律诗创作,后者则突出其自由奔放的诗歌风格。
颈联“缥缈蓬莱境,襟怀屈宋思”将李集的作品比作仙境中的景色,暗示其作品具有超凡脱俗的魅力,同时“屈宋思”则表明李集在创作时深受屈原和宋玉的影响,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
尾联“目中馀子少,鼎足竟为谁”表达了对李集在诗坛地位的肯定,认为在众多诗人中,李集的成就独步一时,无人能与其并肩,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李集之后,谁能成为诗坛的三足鼎立之一,暗示了对李集后继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李集作品的赞美和对其在诗坛地位的肯定,不仅展示了周馨桂对李集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