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

人事飘如一炷烟,且须求佛与求仙。

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平生生计何为者,三径苍苔十亩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人世间的事物像一缕轻烟般飘忽不定,暂且寻求佛法和仙道。
丰收之年却整年不下雨,美好的夜晚在炎热的夏天也能安睡。
颜回不介意在破瓢中饮水,孟光并不追求镜中的美貌。
一生的打算究竟是什么,只愿有三径小路旁的青苔和十亩农田。

注释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飘如:像……一样飘忽。
一炷烟:一缕轻烟。
且须:暂且需要。
求佛:寻求佛法。
求仙:寻求仙道。
丰年:丰收之年。
甲子:指年份。
春无雨:整年不下雨。
庚申:天干地支纪日。
夏足眠:夏天能安睡。
颜氏:指颜回。
岂嫌:不介意。
瓢里饮:破瓢饮水。
孟光:东汉贤妻孟光。
非取:并不追求。
镜中妍:镜中的美貌。
平生:一生。
生计:谋生打算。
何为者:是什么。
三径:隐居之地。
苍苔:青苔。
十亩田:十亩土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开篇即以"人事飘如一炷烟"比喻世事无常,接着"且须求佛与求仙"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或道家修仙的向往,寻求超脱尘世的精神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描绘了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其中"丰年甲子春无雨"可能指的是一个没有灾害的丰收之年,而"良夜庚申夏足眠"则表现了诗人对夜晚深沉睡眠的享受,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下面两句"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通过对古代美女颜氏与才子孟光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不以奢侈为贵、内心美感胜过外在装饰的态度。这里的"瓢里饮"暗示了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而"镜中妍"则是对内在之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平生生计何为者,三径苍苔十亩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生的规划和打算。"平生"指的是一生中,"生计"即生活的安排,而"何为者"则是对这种安排的疑问。紧接着"三径苍苔十亩田"描绘了一种隐逸自在的田园生活,"三径"可能指的是曲折的路径,"苍苔"形容道路两旁长满了苔藓,而"十亩田"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空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示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美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十里烟笼

十里烟笼一径分,故人迢遰久离群。

白云明月皆由我,碧水青山忽赠君。

浮世宦名浑似梦,半生勤苦谩为文。

北邙坡上青松下,尽是锵金佩玉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

骨鲠如君道尚存,近来人事不须论。

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

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因思周庙当时诫,金口三缄示后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上阳宫词

点点苔钱上玉墀,日斜空望六龙西。

妆台尘暗青鸾掩,宫树月明黄鸟啼。

庭草可怜分雨露,君恩深恨隔云泥。

银蟾借与金波路,得入重轮伴羿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义通里寓居即事

家住寒梅翠岭东,长安时节咏途穷。

牡丹窠小春馀雨,杨柳丝疏夏足风。

愁鬓已还年纪白,衰容宁藉酒杯红。

长卿甚有凌云作,谁与清吟绕帝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