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苏筑斋

案有乾萤筴有鱼,风来恰受半窗虚。

一时差胜苏卿窖,千古应传扬子居。

禾黍已深妨远目,儿童屡进授新书。

生涯只此聊终岁,更有何门好曳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苏筑斋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联“案有乾萤筴有鱼,风来恰受半窗虚”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斋室内的情景,案上放置着干涸的萤火虫和鱼骨,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清虚之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一时差胜苏卿窖,千古应传扬子居”将苏筑斋与历史上的两位隐士苏卿和扬子居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古人高洁品质的敬仰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自豪。

颈联“禾黍已深妨远目,儿童屡进授新书”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与教育场景,稻田与麦田的茂盛遮挡了远处的视线,但孩子们的求知欲却如同新生的绿苗,不断汲取知识的甘露。尾联“生涯只此聊终岁,更有何门好曳裾”总结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态度,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丰富,无需追求更多的名利地位,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淡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教育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

中原无地可容身,塞外还生有道瞋。

世惟欲杀称知己,我亦自嫌真罪人。

半榻日光还是睡,一瓢诗句未全贫。

邻翁颇怪痴呆甚,饭熟时招喜过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蝇

白拂频挥去复回,炎蒸无计避凉台。

赦文不见青衣报,病骨先烦吊客来。

苦抱兔尖酣墨汁,愿随骥尾绝尘埃。

眼看七月秋声急,满塞霜飞为尔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杨济明

共是孤身海上山,燕支一去不知还。

鸭江已作鸳鸯渚,翠幕仍同虎豹关。

桃李种成花更烂,诗书典尽粒方艰。

不禁更听琵琶怨,碎却青衫泪点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遥哭笔山

记得梅花各一篇,暗风吹骨泪如泉。

几年白下予同宿,万丈黄垆尔独先。

总为江山能短气,曾因病难学逃禅。

相逢一笑无难事,只恐阎罗亦有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