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团团样学天边月,汨汨声回地底泉。
剩贮黄金还屋税,此功宁止见山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团团样学天边月",月亮圆润如同天边的圆月,形容诗人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的心境平和,仿佛月亮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宁静与纯粹。
"汨汨声回地底泉",水声潺潺,似乎源自地下深处的泉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细致感受,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澄清和深邃。水声在夜晚显得尤为清晰,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安详。
"剩贮黄金还屋税",这句表明诗人曾经拥有过黄金,但如今只剩下一些,还需要用来支付屋宅的税费。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从富有到节俭,不再追求物质上的奢侈。
"此功宁止见山钱","此功"指的是隐居的生活状态,"宁止见山钱"则是说这种生活不仅仅是在金钱上自给自足,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满足和自由。诗人认为隐居生活中的简单与纯粹,比起物质财富更为可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个人隐居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一种理想化的人生态度的颂歌。
不详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渺小墙阴数尺栽,儿童欲拔几徘徊。
须知造化机关敏,坐见童童羽扇开。
合抱庭槐已是奇,何年春色长孙枝。
主张莫使随薪槱,会见繁柯偃盖时。
扰扰长途策马回,柴门寂寞昼慵开。
清香一炷茶一啜,赖有高人数往来。
帝忆庐山万玉妃,狂风浩荡唤春归。
繁华过眼一朝尽,惟有珍禽无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