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吟赠程禹仲

我月太古色,我琴太古音。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本无圆缺无亏盈,心迹双清游太古。

笑渠空向广寒游,记得霓裳羽衣谱。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月亮古老如初色,我的琴声充满古韵。
在音色中寻找我,怎能真正理解我内心。
月光洒满茅亭,无论日夜,我倚着梧桐观看仙女起舞。
月亮本无圆缺,我的心境也清澈无暇,如同在太古游走。
他嘲笑他人空自游历广寒宫,却忘了那霓裳羽衣的美妙乐谱。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
月:月亮。
太古色:古老的色彩。
琴:古琴。
音:声音。
心:内心。
胎仙:比喻仙女或优美的舞姿。
圆缺:月亮的盈亏变化。
亏盈:盈亏,指事物的盈满和亏损。
心迹:心境和行为。
游太古:在太古时代游历。
渠:他,指前文提到的‘笑渠’之人。
广寒游:广寒宫的游历,常用来象征仙境或月亮。
霓裳羽衣:古代华丽的舞蹈服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月琴吟赠程禹仲》。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月亮和琴声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我月太古色,我的琴太古音。"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超脱尘世、通往古远时空的意境,月亮和琴声都被赋予了"太古"的特质,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这两句通过对比月亮(色)与琴声(音),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深邃和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月光洒满了茅亭,无论是夜晚还是正午,作者都能静坐其中,观赏着仙境般的舞蹈。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本无圆缺无亏盈,心迹双清游太古。" 这两句强调了一种自然无为、顺应天性的生活态度,心灵纯净,不受外界干扰,能够在永恒的时空中自由徜徉。

"笑渠空向广寒游,记得霓裳羽衣谱。"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情的一种回忆和祝愿,尽管身处广阔而寒冷的世界,也不忘记那些穿着华美衣衫、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朋友们。

整首诗通过月亮与琴声的古老,以及对超然物外之境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精神自由的珍贵感受。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风雨不出

儒官少公事,閒坐如家居。

闭户听风雨,重读架上书。

岂无借书瓻,小酌勿用沽。

岂无苜蓿盘,园丁送嘉蔬。

溪童把钓竿,时得径寸鱼。

采薇拾橡栗,视此已有馀。

怀哉天地恩,不弃无用儒。

舍此将何之,狂士多迷途。

终不如归田,一蓑溪上锄。

形式: 古风

东园赏红梅

花姨夜捣守宫血,染就南枝花貌别。

宿酲未解春正酣,一片晴霞消冻雪。

莫道有人疑作杏,老眼频看亦生缬。

东阑更有萼绿华,精神标致尤清绝。

先生焚香读书处,把酒花前相暖热。

群蜂知香不知色,一枝肯许儿童折。

两株横卧处士桥,梦中归踏孤山月。

形式: 古风

北园赏梅

梅花先受东君知,一晴开遍南北枝。

吴姬持杯劝客醉,已恨赏花三日迟。

主人惜花不惜酒,自摘一枝春在手。

大开笑口问东风,金谷几人曾白首。

形式: 古风

白海青

素禽敏疾出扶馀,六翮双拳胆气粗。

海外天鹅能独击,云间俊鹘敢齐驱。

㩳身直上非无见,恋主归来不待呼。

渭水鹰扬亦如此,好将粉墨写成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