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除夕西斋独坐阅壁间王孟端画竹自题洪武丁丒岁除夜作抵今一百二十四除夕矣感而有作

醉墨淋漓玉两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不知丁丒人何在,忽把屠苏岁又除。

凉影拂墙烧烛短,清声入夜听窗虚。

不辞霜鬓萧疏甚,已有春风绕敝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庚辰年除夕之夜,在西斋独自坐守,翻阅墙壁间的王孟端所绘之竹,并附有自题的场景。诗中以“醉墨淋漓”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画作的生动与墨色的浓郁,接着“玉两株”、“澹痕依约两行书”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雅致与静谧。通过“不知丁丒人何在,忽把屠苏岁又除”,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中。

“凉影拂墙烧烛短,清声入夜听窗虚”两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光影交错的景象,更借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最后,“不辞霜鬓萧疏甚,已有春风绕敝庐”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内心仍充满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春风似乎已经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独特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金山诗追赋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

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

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怀九逵

春来相见一何稽,病里相思意欲迷。

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

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愧我齐。

老大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五月雨晴书事(其一)

甘雨如膏遍草莱,清风庭院少尘埃。

一番春事飞花尽,万里青天宿雾开。

狂卓岂知郿坞散,孝文方自代藩来。

不辞零落江湖远,潦倒元非贾谊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五月雨晴书事(其二)

绕院春风野鹊鸣,如传吉语到江城。

虎贲仓卒收梁翼,宣室从容召贾生。

一代明良开景运,万方父老望升平。

野人更识农情喜,尽日西堂听雨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