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连雨

客里逢连雨,龙公不贷人。

一蓬遮晦朔,万虑入悲辛。

忽忽淹吾道,堂堂送此春。

谁欤讼风伯,挥扫鉴中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旅途中连续遭遇阴雨,龙王爷似乎不肯宽恕世人。
一片蓬草般的乌云遮蔽了白天和黑夜,万般忧虑涌上心头,带来悲伤与艰辛。
时间匆匆流逝,我的道路被这连绵的雨天耽误,春天却堂而皇之地离去。
谁能像风伯那样,挥动扫帚清理镜中的尘埃,驱散我心中的阴霾呢?

注释

客里:旅途中。
逢:遇到。
连雨:连续的雨。
龙公:古人对雨神的称呼。
不贷:不肯宽恕。
晦朔:白天和黑夜。
万虑:种种忧虑。
悲辛:悲伤与艰辛。
忽忽:匆匆忙忙。
淹:耽误。
堂堂:盛大、明显的样子。
讼:诉讼,比喻清除。
风伯:古代传说中的风神。
鉴:镜子。
尘: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舟中连雨》,描绘了旅途中连续阴雨不断,给诗人带来的困扰与内心感受。"客里逢连雨"点明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困境,"龙公不贷人"以神话中的龙王比喻风雨无情,不给人片刻喘息。"一蓬遮晦朔,万虑入悲辛"形象地写出连绵阴雨使视野受阻,诗人思绪纷飞,心情愁苦。"忽忽淹吾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堂堂送此春"则暗示春天在风雨中悄然离去,更添伤感。最后两句"谁欤讼风伯,挥扫鉴中尘",诗人将希望寄托于风伯(风神),祈求他能驱散风雨,扫去内心的烦忧,寓意着对晴朗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坚韧与期待。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及衰朽次韵奉酬三首(其三)

忆昨相逢是豫章,笑谈亲接齿牙香。

如今但有心期在,不似当初脚力强。

投老颇能安晚境,祝釐聊以报明王。

简编未了平生债,冷淡犹能读老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及衰朽次韵奉酬三首(其二)

金石为心锦作肠,案前合侍玉皇香。

只因淮蔡须裴度,不为并州戏葛强。

绣斧迩来新遣使,毡裘从此尽输王。

功成远勒燕然石,閒却江西左氏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及衰朽次韵奉酬三首(其一)

况也来从班马傍,泛舟千里尚醲香。

庭虽过鲤元无异,桴偶乘由得问强。

亲见治民如治眼,归谈勤贼定勤王。

翻思父子寒如此,孤负珠玑富墨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序斋丁主簿挽章

诗礼彬彬到古风,月桥人物序斋中。

郑公宅畔乡仍在,马氏台前帐已空。

万事可堪评夜旦,九泉终不盖英雄。

只今家学方如此,犹喜先生易未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