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潮歌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

轰如鞭矻石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

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

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

介鲸得性方逍遥,仰鼻嘘吸扬朱翘。

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

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旗指麾不敢嚣。

翌日风回沴气消,归涛纳纳景昭昭。

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不动如青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屯门多日无劲风,海水不再平静如潮。
巨浪如鞭抽打坚石,似乎要架起鼋鼍之桥在空中。
湍流汹涌,气势凶猛,高大的山陵和岸边失去原有的峻峭。
四周无阻,声音和谐,仿佛背负天地之力直冲云霄。
巨鲸自由自在,仰头喷水,红鳍高举。
海边的人们狂热地互相招呼,身着毛织衣物,发髻高耸,声音嘈杂。
征南将军登上华丽的望楼,赤旗挥舞,却不敢喧哗。
次日风向转变,恶劣天气消散,归来的波涛清澈可见。
乌泥和白沙再次覆盖大海,海水颜色静如青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海边景象,诗人刘禹锡以其特有的笔法,将波涛汹涌的大海和登临之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开篇“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便是从宏大的自然景观切入,展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紧接着,“轰如鞭矛石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让人感受到波涛之强劲有力。

中间部分“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诗人用“惊”、“悍”、“骄”等字眼,形象地描绘了面对汹涌波涛时内心的激荡与自豪。接下来的“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则是诗人在强调自己的胸襟和抱负,展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以下几句“介鲸得性方逍遥”、“仰鼻嘘吸扬朱翘”,通过对海中生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随后“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则是对海边人民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的一面。

诗的最后部分,“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旗指麾不敢嚣”,通过对将军行径的情景描写,传达了一种威严和力量。紧接着“翌日风回沴气消”、“归涛纳纳景昭昭”,则是对自然景象的再一次描绘,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澈与平静。最终,“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不动如青瑶”,以大海为镜,映射出一种宁静而又坚定不移的意境。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海洋景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醉答乐天

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淳于髡墓

生为齐赘婿,死作楚先贤。

应以客卿葬,故临官道边。

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

我有一石酒,置君坟树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磨镜篇

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

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形式: 古风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

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

郢人斤斲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