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台望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

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

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

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

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

阳乌黯黯向山沈,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馀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好的景色属于春天,登高台上四处眺望。
目光所及之处,千里江山何等壮丽。
太华山重峦叠嶂,终南山峰峦相叠。
郊野原野色彩斑斓,高低错落形态各异。
佳气弥漫在通沟,慢慢步入华丽的楼阁。
初春的莺儿在红树间鸣叫,归雁成对飞向绿色的洲渚。
太液池中黄鹤翩翩,昆明池边牵牛星倒映。
听说汉朝全盛时期,皇家宫殿众多各有特色。
甘泉宫蜿蜒至明光殿,五柞宫连接未央宫。
宫墙内外道路交错,飞檐阁楼左右延伸。
应记得为劳苦者提供安逸,莫说我后人无法体恤。
想想那宏伟的柏梁殿,怎比得过简朴的茅屋。
太阳暗淡沉入山间,傍晚的鸟儿喧闹飞入上林。
傍晚余晖中,我乘着辇车漫步,又想起宫中之人花费巨资。

注释

暇景:闲暇时光。
聊:姑且,暂且。
极:尽,达到。
绮错:色彩斑斓,错落有致。
绮楼:华丽的楼阁。
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
汉家:汉代。
甘泉:汉代宫殿名。
逶迤:蜿蜒曲折。
阳乌:太阳。
中人罢百金:宫中官员停止花费大量钱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闲暇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盛世的怀念。开篇即以“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设定了一种悠然自得、胸襟广阔的情感基调。“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则展示了诗人对雄伟山川的赞叹。太华、终南等地理名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种文化的厚重感。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一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日里的生机与活力。而“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美好景致中流连忘返的情态。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观察,如“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以及“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等,更深化了春天的生机勃发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诗人随后转向历史的回忆,“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怀念。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等句,则是对这种历史盛景的具体展现。

最后几句,“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诗人提醒自己要时刻记得那些为国家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不要只沉浸在个人享乐之中。随后的“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则是对豪迈气魄与平凡生活的一种比较和反思。

阳乌黯黯向山沈、夕鸟喧喧入上林”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而“薄暮赏馀回步辇,仍念中人罢百金”则是诗人在一天即将结束之际,对美好景致和对内心世界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山川、历史盛世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与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4)

李隆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生卒年: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相关古诗词

送李邕之任滑台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

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

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

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

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内,拜手明庭里。

誓节期饮冰,调人方导水。

嘉声驰九牧,惠化光千祀。

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

伫尔颂中和,吾将令卿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续薛令之题壁

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