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弓箭的威力震慑天下,旗帜飘扬在近郊县。
一面展示鸟网,训练人们习战法。
傍晚的云层如积雪,拂晓的光芒照耀行宫殿。
明亮的光辉普照平原和低地,不知不觉间森林田野景象变换。
北风吹过,骏马如勇士,东方升起的太阳映照着华丽的军阵。
银獐触地而出,白鹿群山相连,如同黑白交织的画卷。
月兔被高箭射落,星狼疾速飞箭落下。
满月的喜悦预示丰收,又想起磻溪的贤人寓言。
丰年将至,期待遇见贤能之人,都蒙受上天的恩惠。

注释

弧矢:弓箭。
威:震慑。
旌旗:旗帜。
鸟罗:鸟网。
三驱:古代狩猎时分三次追逐,象征训练战争策略。
暮云:傍晚的云彩。
皓然:明亮的样子。
原隰:平原和低洼地。
北风:寒冷的北风。
星狼:星宿名,指狼星。
磻溪:古地名,传说姜太公在此垂钓遇周文王。
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狩猎的盛况,展现了皇权的威仪与自然景象的壮丽。开篇“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两句,通过对弓箭和旗帜的描述,展示了皇家的军事力量和威望。

接着,“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强调了狩猎活动中的严密组织和训练,有着军事演习的意味。这里的“鸟罗”是指用以捕捉飞鸟的网罗,比喻狩猎时对猎物的围捕。

接下来的“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的交织。暮晚的云朵堆积如同积雪,而清晨的光线则照亮了皇家行宫的壮丽。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表达了诗人对白雪覆盖下的平原和山谷毫无分别的感受,以及对自然景象变化的不经意间的体验。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两句,则再次强调了狩猎中的军事气息和皇家的威严。北风中英勇的战士与他们的骏马,以及旭日下的华丽队伍展现了皇权的壮观。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描述了狩猎时猎物的出现,其中银獐(白色的獐)和缟鹿(黑色带有白斑的鹿)的形象生动,显示了狩猎活动中对猎物追逐的紧张与刺激。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两句,则通过对月亮下的兔子和星光下的狼群的描绘,再次强调了夜晚狩猎时的紧迫感和危险性。高矰(射击的工具)和急箭都传达了一种迅速和准确捕杀猎物的紧张气氛。

“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表明了诗人对狩猎活动的满足,以及对曾经狩猎地点的回忆。磻溪可能是指一处皇家狩猎的常去之地,这里的“便”字传达了一种亲切与习惯。

最后,“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则展现了对来年丰收和遇到贤能之人的期待,以及对皇天恩泽的感激。这里的“俱荷”意味着全体臣民都应当感念皇上的恩惠。

整首诗通过描绘狩猎活动,展示了皇家的威仪、军事实力和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同时也表达了对丰收和贤能之人的期待,以及对上天恩泽的敬畏。

收录诗词(74)

李隆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生卒年: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相关古诗词

续薛令之题壁

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旱]韵

温汤对雪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

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

恤茕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赐道士邓紫阳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