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年轻时期就开始踏上了追求学问和事业的道路,十五岁便西行入秦地,显示出其志存高远。然而,到了三十岁却仍旧一无所有,只能四处漂泊成为流离之人。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难以安身的现实。
“时命不将明主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遇到明君共济时艰的无奈与感慨。在那个时代,没有得到英明君主赏识与提拔,是许多有志之士共同的困境。最后,“布衣空惹洛阳尘”则是诗人对自己平凡的着装和身份,以及在繁华都市洛阳城中所激起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折射出时代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股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不详
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
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
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
唯馀好文客,时得咏幽兰。
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
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
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
怀抱旷莫伸,相知阻胡越。
弱年好栖隐,鍊药在岩窟。
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
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
鸣佩初罢朝,自言皆近臣。
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
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
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
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
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
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