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洞

碧水涟漪漾流藻,指点苍烟即蓬岛。

烟开远见烧香台,攀萝陟磴升崔嵬。

群仙之居万松顶,陡然身世星河冷。

虚中泳洞隔尘凡,道人邀我游其间。

洞中纷纷白鹤舞,石上采采灵芝殷。

仙童烛烧先余去,脚底濛濛起云雾。

径渡青骡过涧桥,直到仙人下棋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次奇妙的山洞探险之旅,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洞中仙境的壮丽景象。首句“碧水涟漪漾流藻”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环境之中,清澈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中藻类随波摇曳,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接着,“指点苍烟即蓬岛”一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致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烟开远见烧香台”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的烟雾渐渐散开,露出一座供奉香火的高台,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

“攀萝陟磴升崔嵬”则描述了诗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攀登至山顶的过程,这里的“崔嵬”形容山势险峻,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到达山顶后,“群仙之居万松顶”一句揭示了目的地的神秘与神圣,仿佛这里是仙人们居住的地方。

接下来,“陡然身世星河冷”一句表达了诗人站在山顶时的内心感受,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冷寂。随后,“虚中泳洞隔尘凡”则强调了洞穴内部的清静与超脱,与外界的尘嚣形成鲜明对比。

“道人邀我游其间”表明诗人受到了仙人的邀请,得以深入探索这神秘的洞穴。在洞中,“洞中纷纷白鹤舞,石上采采灵芝殷”描绘了白鹤翩翩起舞、灵芝繁茂生长的奇异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奇幻色彩。

最后,“仙童烛烧先余去,脚底濛濛起云雾”描述了诗人离开洞穴时的情景,仙童点燃的蜡烛先行离去,脚下则弥漫起一层层云雾,增添了几分梦幻与飘渺之感。而“径渡青骡过涧桥,直到仙人下棋处”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了这次探险之旅,仿佛诗人不仅体验了仙境之美,还与仙人一同享受了一场棋局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奇幻色彩的仙境之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黄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双虹桥

双虹锁湖湖水长,影摇洞庭吞三湘。

霜飞八月橘柚熟,我欲打船闻水香。

晴天晚照过湖曲,历历远树波茫茫。

客中有怀不得尽,无人同上三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岳阳楼

群江西来与天平,天壤巨浸开洞庭。

雄吞三湘隘七泽,中蟠万古君山青。

我行持节按广海,驿骑暂驻巴陵城。

巴陵城楼冠天下,风轩月户云雾屏。

平生梦想今始到,危阑乍倚心魂惊。

初疑太极浑未判,日月往复凌空明。

又疑此世堕物外,弱水万里环蓬瀛。

湖山得意有如此,况乃佳客联簪缨。

金杯浮动玉色酒,满抱清思春云生。

龙鱼掀舞怒涛起,眼花落日摇青冥。

轩皇广乐渺遗响,芳洲宝瑟愁湘灵。

丹丘谪仙竟何许,几欲八表追遐征。

孤心未了忠孝愿,敢念绿发潜凋零。

圣神一视无远迩,恩风化雨浃四溟。

寻常啸聚犬豕尔,瘴烟一洗霜天清。

归鞭咫尺觐慈母,细语八千山水程。

孰能闭置若新妇,正要磊落肝胆横。

饮酣拂袖下楼去,忽听过雁云边声。

形式: 古风

题夏禹玉烟江叠嶂图

大江来自岷山远,万里东流几深浅。

洪涛巨浪日舂撞,一派西随万山转。

万山峨峨翠黛浮,大孤小孤当中流。

高城远出武昌树,衰草微连鹦鹉洲。

茅屋人家住深岛,鸡犬不闻人迹少。

几行归雁日边来,一幅征帆天际小。

湘南雨歇秋风清,落木黯淡哀猿声。

荆门月出夜潮长,九疑山碧秋云横。

我生自是优游者,足迹何曾半天下。

长江万里欲神游,却喜今朝见图画。

图画再展未得休,似有模糊寒具浮。

只恐通仙忽飞去,惊绝当年痴虎头。

形式: 古风

清明述怀

东风吹春桐始花,青青柳枝插檐斜。

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

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明月。

夜深步转玉阑东,笑倚梨花一株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