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步游南陌,惟便野兴多。
傍花看蝶舞,近柳听莺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悠闲漫步在乡间小路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乐趣。"闲步游南陌",寥寥数语就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漫步在南方的田间小道上。"惟便野兴多",强调了他对野外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的深深喜爱。
"傍花看蝶舞",诗人走近花朵,欣赏蝴蝶翩翩起舞的生动画面,这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欣赏。"近柳听莺歌",他靠近柳树,聆听黄莺婉转的歌声,进一步渲染了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展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有无俱不到,生灭岂相干。
得者随机应,未达莫颟顸。
议得无心达有心,识心三界自平沉。
可怜迷望无心者,只道无心境不侵。
和风周匝万花开,春雾濛濛锁绿苔。
世人寐语不知意,黄鹤楼前不赏梅。
石人击鼓木人吹,露柱亲闻脑搭披。
如是圆音无用处,阎公未肯便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