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七首(其七)

朝朝相似,日日一般。见成受用,千难万难。

因思临济掌黄檗,何似华亭把钓竿。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对比表达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朝朝相似,日日一般"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单调和重复,暗示出世俗生活的平凡与不易。"见成受用,千难万难"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生活中,即使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能从中找到满足和价值也并非易事。

接下来,诗人将禅宗大师临济和隐士华亭钓鱼的形象进行对比。临济是禅宗五家之一的黄檗派祖师,以机锋犀利著称;而华亭钓鱼则象征着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的隐逸生活。诗人提出疑问:面对临济那样的禅修生活,是否不如华亭垂钓般自在逍遥?

整首诗寓含哲理,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人生选择和个人心境的取舍,体现了禅宗崇尚的随缘自在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十七首(其六)

渡江风倚芦梢碧,夜深金殿人相忆。

此土西天卖不行,千古万古成狼藉。

当良月蓂敷五叶之辰,孰谓韬其光,晦其迹。

熏炉茗碗想遗音,分明对面不相识。

形式: 偈颂

偈颂十七首(其四)

金錍刮膜,自病难医。利剑挥空,逃踪莫及。

何似横拈麈尾,抑挫来机。

杀活虽殊,对扬有准,什么人得此三味。

一二三,三二一。

形式: 偈颂

偈颂十七首(其三)

尽信书不如无书,识得个字不如忘却个字。

九经诸子徒尔藻饰,一大藏教尽是药方。

分明对物收税,何用商量,一叶扁舟载大唐。

形式: 偈颂

偈颂十七首(其二)

吒吒呀呀如狮子儿,我者里也须勘你。

勃勃窣窣似探竿影草,我者里也须疑你。

虽然菽麦不分,争奈盐落酱里。

形式: 偈颂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