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虞万州韵送曹简夫守宣城

膂力方刚发未翁,不令忧乐与民同。

卷人间事风尘表,收天下春襟府中。

江北勤劳谁念德,湖南干事未论功。

如今又听还家去,缓急分明要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体力正旺盛的他尚未老去,不让百姓的忧乐独自承担。
他将人间纷扰抛诸脑后,胸怀天下,如同春天般温暖在官府中散发出来。
在江北辛勤劳作的人们,有谁会记得他的恩德?湖南的事务他忙碌却未求回报。
现在又要听闻他回家的消息,无论是紧急还是平常,都离不开他的智慧和公正。

注释

膂力:体力。
方刚:正旺盛。
发未翁:尚未老去。
忧乐:百姓的忧愁和快乐。
民:百姓。
卷:抛开。
人间事:人间纷扰。
风尘表:脑后。
收:胸怀。
春襟:春天般的温暖。
江北:长江以北地区。
勤劳:辛勤劳作。
谁念德:有谁记得恩德。
湖南:湖南地区。
干事:忙碌事务。
未论功:未求回报。
还家去:回家。
缓急:紧急或平常。
分明:清楚明白。
要此公:离不开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次虞万州韵送曹简夫守宣城》。诗中表达了对曹简夫即将赴任宣城的勉励和期待。首句“膂力方刚发未翁”赞扬曹简夫正值壮年,精力充沛;“不令忧乐与民同”则希望他能将百姓的忧乐放在心上,与民同甘共苦。接下来,“卷人间事风尘表,收天下春襟府中”形象地描述了曹简夫处理政务的能力,暗示他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复杂事务,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

“江北勤劳谁念德,湖南干事未论功”两句,既肯定了曹简夫过去的辛勤工作,也提醒他不应过分追求个人功名,而应以德服人。最后,“如今又听还家去,缓急分明要此公”表达了对曹简夫回家休息的期望,同时也强调他在紧急时刻的重要作用,表明他是可以信赖的关键人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曹简夫的赞美,又有对他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地方治理者的殷切嘱托。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丁大监见怀(其二)

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

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九华叶见思鹤山书院诗

天空地迥托吾庐,何处山川不裕如。

太极光阴宁有閒,环中事业本无书。

道亨谁谓大人否,夷陋不妨君子居。

昨梦九芙蓉里去,起闻跫足到空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其一)

艳艳洒妆斗姚魏,冥冥花影逢石丁。

醉生梦死何如竹,三百五十九日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其三)

寄语荷郎且缓开,山中衣制要君裁。

不随褦襶触热去,待学山阴乘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