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武陵春·春晚》由清代诗人许德蘋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花事凋零,万物归寂的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逝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追忆。
“花事阑珊春已了”,开篇即点明春光已逝,花事凋零,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紧接着,“人倚翠楼头”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场景,主人公独自倚靠在翠绿的楼阁之上,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往日思量今日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溪水自东流”,以溪水的自然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无法阻挡。
“溪上桃花无处觅,空拟逐渔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桃花虽已不在溪边,但诗人却依然想象着追逐那载着渔舟的溪水,试图在心中留住那些逝去的美好。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便有瓜皮一叶舟。怎载得、惜花愁。”以“瓜皮一叶舟”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想要承载起对花的珍惜之情和内心的愁绪,但却发现这愁绪难以承载,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挽留。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春末时节自然景色变化的敏感观察,以及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词中蕴含的淡淡哀愁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追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