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江南水乡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行途中所见的乡村景象。
首句“深篙撑出柳阴船”,开篇即勾勒出一幅柳树掩映下的小舟缓缓前行的画面,深篙是撑船工具,柳阴则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接着,“直到芦根浅水边”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至芦苇丛生的浅水处,展现出水乡的独特风貌。
“刈麦食新生意足,卖花担旧叫声便。”这两句通过农事活动与市井生活的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与活力。刈麦食新,意味着丰收与喜悦;卖花担声,则是市集的热闹与生机。
“钓鱼台上竿成竹,载酒堂前草覆田。”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相结合,钓鱼台旁竹竿林立,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载酒堂前,绿草覆盖的农田,是田园生活的写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最后,“鼓楫放歌歌欲醉,问奴有几杖头钱。”诗人借舟行之乐,表达了内心的愉悦与满足。鼓动船桨,放声歌唱,似乎已沉醉其中;询问仆人是否有足够的钱来享受这份乐趣,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