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难忘酒,霜庭老病翁。
闇声啼蟋蟀,乾叶落梧桐。
鬓为愁先白,颜因醉暂红。
此时无一盏,何计奈秋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饮酒乐趣的怀念,以及面对老病之身和孤寂生活情境下的无奈感受。
“何处难忘酒,霜庭老病翁。”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怀旧的情绪,诗人在寒冷的庭院中回忆着难以忘怀的美酒时光,同时也点出了自己已经年迈多病的现状。
“闇声啼蟋蟀,乾叶落梧桐。”这里运用了秋虫鸣叫和落叶的声音来渲染氛围,使人感受到深秋的寂寞与萧瑟。蟋蟀的啼响在静谧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干枯的梧桐叶片在风中飘落,增添了一份凄凉。
“鬓为愁先白,颜因醉暂红。”诗人将自己的头发早白归咎于忧愁,同时借酒色来掩饰年龄带来的苍老。尽管如此,这种由酒精带来的脸颊红润也是短暂的逃避。
“此时无一盏,何计奈秋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没有灯火的情况下,对抗不了萧瑟秋风带来的凄凉感。这里,“无一盏”强调了孤独和缺乏温暖的境况,而“何计奈秋风”则是对命运的无奈与不情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衰老、疾病和寂寞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流露。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
还乡随露布,半路授旌旄。
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此时无一盏,何以骋雄豪。
何处难忘酒,青门送别多。
敛襟收涕泪,簇马听笙歌。
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
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
何处难忘酒,逐臣归故园。
赦书逢驿骑,贺客出都门。
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
此时无一盏,何物可招魂。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
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