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华经示巽上人

上上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汝师释迦文,深欲警群痴。

有如优昙花,可玩不可持。

瑶车驾大武,火宅鸣狐狸。

中道息化城,宝坊须竟跻。

将令脱尘网,诱设华多辞。

吾事不须尔,父子相恬嬉。

常行存日用,妙处参天倪。

一性本昭彻,春台自熙熙。

汝亦有父母,弃去他人依。

免怀报何日,敬养终无时。

先灵为馁鬼,由汝身披缁。

如云识此心,有生皆秉彝。

谓升兜率天,无路谁能知。

试于清夜阑,回首诵吾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必向上追溯,佛法深奥难以揣摩。
你的导师释迦牟尼,深深想要唤醒大众的愚痴。
就像难得一见的优昙花,只能欣赏不能拥有。
华丽的马车驶过大勇者,世间纷扰如同狐狸在火宅中哀鸣。
中途停歇在化城,必须到达珍贵的宝坊。
为了让你脱离尘世束缚,我设下华丽的辞藻诱惑。
我的教诲无需如此,父子间应自在嬉戏。
日常修行中蕴含玄机,微妙之处直通天际。
人的本性原本明亮,如同春天的花园充满生机。
你也同样有父母,别舍弃他们去依赖他人。
不要期待何时报答,孝养父母永无止境。
祖先的灵魂因你而成为饿鬼,这是你的因果。
如云般理解这颗心,所有生命都秉承着共同的本质。
说到升入兜率天,又有几人能真正知晓。
试着在深夜静思,回头诵读我的诗歌。

注释

上上:最上层。
我法:我的佛法。
释迦文:释迦牟尼。
群痴:大众的愚昧。
优昙花:稀有之花。
瑶车:华丽的马车。
大武:大勇者。
火宅:比喻世间苦难。
化城:佛教中的暂时避难所。
宝坊:佛教中的圣洁之地。
尘网:尘世的束缚。
华多辞:华丽的言辞。
恬嬉:愉快嬉戏。
日用:日常生活。
天倪:天际,极高的境界。
春台:春天的花园。
馁鬼:饿鬼,佛教中的恶果。
披缁:出家,穿僧衣。
有生:所有生命。
兜率天:佛教中的天界。
清夜阑:深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游九言所作的《读法华经示巽上人》。诗中,诗人以佛教教义为背景,对巽上人进行开导。他强调佛法的微妙难以捉摸,如同优昙花般珍贵却不可持久持有。他借用"瑶车驾大武,火宅鸣狐狸"的比喻,描绘出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警示,提醒巽上人要不断追求中道,最终达到修行的巅峰。

诗人表示,修行并非为了华丽辞藻,而是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让心灵清明。他指出,每个人都有佛性,应当孝顺父母,否则会招致罪过。他还提到,理解佛法的真谛并非易事,唯有在深夜静思,才能领悟其深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教于乐,既有禅宗的哲理,又饱含亲情的温情,体现了游九言在弘扬佛法的同时,不忘人间亲情的关怀。

收录诗词(31)

游九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九思。早年从学张栻,以祖荫入仕,曾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历古田尉,江川绿事参军,沿海制司干官。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监文思院上界。后入张栻广西、江陵帅幕,以不附时相罢。宁宗庆元年(1196),起为江东抚干,调全椒令,以不便养亲丐祠。开禧初,辟为淮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又以不附韩侂胄罢。有语录诗文集,已佚,后人辑为《默斋遗稿》二卷。事见《永乐大典》卷八八四三引《建安志》

  • 字:诚之
  • 号:默斋
  • 籍贯:建阳(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42-1206

相关古诗词

读道书作六首(其一)

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

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

形忘气自冲,性达理不馀。

于道虽未庶,已超名迹拘。

至乐在襟怀,山水非所娱。

寄语狂驰子,营营竟焉如。

形式: 古风

遇雨

一雨摧时节,微凉暑气通。

天青云澹薄,山迥日空濛。

听讼多馀暇,韦编足细穷。

却惭为宦拙,閒处得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沁园春.五十五自述

五十五年,满簪华发,俨然遂良。

又何曾戚戚,荜门圭窦,何曾汲汲,玉带金章。

困后高眠,饥来饱□,老矣狂夫老更狂。

空回首,叹世间名利,傀儡开场。幸临晚节安康。

又两日、三秋催肃霜。

叹生朝亦是,贺宾踵至,龙钟矍铄,何足称觞。

喜对诸贤,笑谈世事,相会亲朋醉玉觞。

谁如我,素乐天知命,不事侯王。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华阳洞辞(其二)

香露湿,草晶荧,起看大地尽瑶璚。

下界千门人寂寂,空山夜静海波声。

形式: 词牌: 赤枣子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