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东归

一听游子歌,秋计觉蹉跎。

四海少平地,百川无定波。

共惊年已暮,俱向客中多。

又驾征轮去,东归事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听到游子吟唱,感觉秋天的时光在虚度。
天下很少有安宁之地,江河湖海的波浪从不停歇。
共同惊讶年华已老,都在异乡生活中感慨颇多。
再次踏上远行的路,东方归途情况会如何呢?

注释

一听:一旦听到。
游子:远离家乡的人。
秋计:秋天的计划或时光。
蹉跎:光阴白白过去,没有作为。
四海:泛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少平地:很少有平静的地方,比喻社会不安宁。
百川:众多河流。
无定波:波浪起伏不定,比喻世事多变。
共惊:共同惊讶。
年已暮:年岁已老,比喻青春不再。
俱向:都处于。
客中多:作客他乡,经历丰富。
又驾:再次踏上。
征轮:远行的车轮,比喻远行。
东归:向东返回,指归乡。
事若何:情况会怎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场景和情感,游子即将踏上归途,而留下的人则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诗中的“一听游子歌,秋计觉蹉跎”表达了时间在悄然流逝,岁月匆匆,但个人的前程道路却未能如期展开,这种感慨交集的情绪,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体验。

“四海少平地,百川无定波”则是比喻人生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四海指的是广阔的世界,而“少平地”暗示了现实中的坎坷与挑战;“百川”象征着各种各样的生活道路,“无定波”则形容这些道路充满了变数和困难。

“共惊年已暮,俱向客中多”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旅途的孤独感。岁月匆匆,朋友间也常有离别,这种共同的感慨让人更加珍惜在外漂泊者的情谊。

“又驾征轮去,东归事若何”则是对即将离开的人表达一种关切与祝福。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寄托了自己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朋友离别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远方旅人的牵挂和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感慨,是一篇表达离别之情、抒发人生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送酂县董明府之任

南北行已久,怜君知苦辛。

万家同草木,三载得阳春。

东道听游子,夷门歌主人。

空持语相送,应怪不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友生林居因怀贾区

绕屋树森森,多栖紫阁禽。

暂过当永夜,微得话前心。

入楚行应远,经湘恨必深。

那堪对寒烛,更赋别离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友人

长安清渭东,游子迹重重。

此去红尘路,难寻君马踪。

昔时轻一别,渐老贵相逢。

应恋嵩阳住,嵩阳饶古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北客

穷边足风惨,何处醉楼台?

家去几千里,月圆十二回。

寒阡随日远,雪路向城开。

游子久无信,年年空雁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