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水

驱车至洮阳,山川互盘纡。

淮南征战后,衣冠满如墟。

好鸟鸣青林,交交如自娱。

问女游何所,戢翼方踟蹰。

湘沅自南北,人生无定居。

桑土阴以雨,何由能拮据。

随阳愧鸿雁,逐美怜駏驉。

托身苟得所,不乐将焉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洮水》描绘了作者驱车经过洮阳时所见的景象。诗中通过山川盘曲、淮南战后的荒凉,展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民生凋敝。"淮南征战后,衣冠满如墟"一句,形象地刻画出战后的废墟和人们流离失所的境况。

接着,诗人借"好鸟鸣青林,交交如自娱"来反衬人世的哀伤,以鸟儿在林中自得其乐来对比人的困境。"问女游何所,戢翼方踟蹰"则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切,暗示她们也如同鸟儿般被迫迁徙,不知何处安身。

"湘沅自南北,人生无定居"揭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暗示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桑土阴以雨,何由能拮据"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即使在雨天,农事也无法顺利进行。

最后,诗人以"随阳愧鸿雁,逐美怜駏驉"表达自己的无奈与向往,希望能像鸿雁追逐阳光、駏驉追求美好一样,找到一个可以托身之处,表达了对安居乐业的深深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99)

黄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衢村书屋三首为范宪副题(其一)

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阳。

和风荡原隰,戴胜鸣高桑。

课耕有馀闲,击缶歌慨慷。

世途方好径,而我循其常。

车马带倾覆,贫贱起膏粱。

不见陵陂麦,千载同感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衢村书屋三首为范宪副题(其二)

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侧。

中田敞衡宇,流水亘长陌。

逝者每如斯,守真在冲默。

好盈非所知,适意即安宅。

草木咸怀新,吾亦欣有得。

何必淩青冥,羡彼双飞翼。

形式: 古风

衢村书屋三首为范宪副题(其三)

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隅。

主人薄言归,豸服纡金朱。

杖策玩鱼鸟,下帷理琴书。

举俗爱芬华,谁能有此庐。

退耕混沮溺,出即卫皇舆。

白云蔚高山,浩然怀卷舒。

形式: 古风

严州孟太守去思亭

鱼龙召风雨,仁义徕蒸民。

有感岂不孚,所贵惟道真。

显允孟夫子,为邦善经纶。

阳和一以播,弦歌日莘莘。

至今舆人诵,恻恻怀二亲。

税履表遗爱,危亭瞰通津。

严山石齿齿,严水波鳞鳞。

水石会销歇,景耀垂千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