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郁林观张道士房

灭迹人间世,忘归象外情。

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

同欢不可再,朝暮赤龙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消失在人世间,忘却了超脱尘世的情感。
在秋夜的竹林坛上,月光清冷,山中的佛殿里,夜半钟声悠扬。
仙人们身披云雾,整夜畅饮霞光杯中的琼浆。
共享欢乐的时光不再重来,日出日落,迎接红日如赤龙般升起。

注释

灭迹:消失踪迹,指隐居或遁世。
象外情:超脱世俗的情感,指佛教中的出世思想。
竹坛:竹林中的坛场,可能指修行之地。
山殿:山中的佛寺或道观。
霞杯:泛指仙人所用的仙酒杯,象征着仙气。
赤龙:形容红日初升,象征希望和新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仙境生活。开篇"灭迹人间世,忘归象外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放弃以及对远离尘嚣的向往。"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仙境氛围,其中秋月和夜钟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中,诗人与同道者共聚于云间,饮用着象征仙酒的霞杯,直到天亮,这些细节都在强化仙界宴饮的神秘和美好。

然而,尽管这场宴会充满了欢乐,但终究"同欢不可再",这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以及对难以重复的美好时刻的感慨。最后"朝暮赤龙迎"中,赤龙作为神兽的象征,它在朝暮间迎接宾客,进一步加深了仙界宴会的奇幻色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向往。同时,诗中对自然景物和仙界生活的细腻描写,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效古秋夜长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

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

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

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

形式: 古风

海上卧病寄王临

离客穷海阴,萧辰归思结。

一随浮云滞,几怨黄鹄别。

妙年即沈痾,生事多所阙。

剑中负明义,枕上惜玄发。

之子良史才,华簪偶时哲。

相思千里道,愁望飞鸟绝。

岁暮冰雪寒,淮湖不可越。

百年去心虑,孤影守薄劣。

独馀慕侣情,金石无休歇。

形式: 古风

海畔秋思

匡济难道合,去留随兴牵。

偶为谢客事,不顾平子田。

魏阙贲翘楚,此身长弃捐。

箕裘空在念,咄咄谁推贤。

无用即明代,养痾仍壮年。

日夕望佳期,帝乡路几千。

秋风晨夜起,零落愁芳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病鹤篇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

三山侣伴能远翔,五里裴回忍为别。

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

不及川凫长比翼,随波双泛复双归。

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往。

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颈和鸣长在想。

何时白雾捲青天,接影追飞太液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