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鹤篇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

三山侣伴能远翔,五里裴回忍为别。

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

不及川凫长比翼,随波双泛复双归。

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往。

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颈和鸣长在想。

何时白雾捲青天,接影追飞太液前。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独的鹤声凄厉,羽毛折损,沙滩上只留下残雪斑点。
同伴们在远处翱翔,五里徘徊,我却难以忍受离别之痛。
它们因害怕猎人的陷阱,不敢一同飞翔,谁能相伴飞跃云霞江水。
连野鸭都能长久比翼双飞,随波逐流,它们成双入对地归来。
碧海沧江深邃广阔,目光所及之处,如何去到那尽头呢。
虽然山水阻隔视线,但心意相通,想象中它们颈颈相依,鸣叫不断。
何时能再见白雾卷起青天,让它们的影子在太液池前追逐飞翔。

注释

独鹤:孤独的鹤。
哀:凄凉、悲哀。
摧折:折断、损伤。
沙头:沙滩的尽头。
裴回:徘徊、犹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受伤的鹤在雪后孤独地哀叫,羽毛被风雪摧折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这种凄凉画面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荒凉的自然环境,其中鹤的哀叫和断裂的羽毛传递出一种凄美感。同时,沙滩上仅剩的一点残雪,更增添了几分寂寞。

“三山侣伴能远翔,五里裴回忍为别。” 这两句则是从鹤的角度表达,它虽然有着与同伴在三山远行的能力,但如今却只能在短短五里的范围内徘徊,无法与伙伴告别,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离别的无奈感受。

“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情景:鹤因为害怕人类的捕捉装置而不敢轻易接近其他鸟类,更不愿意与它们一同在彩霞下的水面上飞翔。这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戒备和孤立无援的心态。

“不及川凫长比翼,随波双泛复双归。” 这两句通过鹤无法像野鸭那样自由地在水面上漂浮,不断地随着波浪起伏,反映了诗人的困境与无奈。

“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往。” 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渺小感和对于远方世界的向往。碧绿的海洋、长江以及广阔的天空,都让诗人的目光无法尽收,这反映了内心深处的不满足与探索欲望。

“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颈和鸣长在想。” 这两句则是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即便是肉体被远离,但心灵却始终相连。诗人通过鹤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对远方的思念与向往。

“何时白雾捲青天,接影追飞太液前。” 最后两句则是在期待某个时候能冲破现状,与云端的神秘气息相接,追随着那份高洁纯净的意象前行。这是诗人对于自由与纯粹美好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受伤鹤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投射,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悲凉以及对远方世界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

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

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

形式: 古风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其一)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

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其二)

丘壑趣如此,暮年始栖偃。

赖遇无心云,不笑归来晚。

鸣鸠拂红枝,初服傍清畎。

昨日山僧来,犹嫌嘉遁浅。

托君紫阳家,路灭心更远。

梯云创其居,抱犊上绝巘。

杏田溪一曲,霞境峰几转。

路石挂飞泉,谢公应在眼。

愿言携手去,采药长不返。

形式: 古风

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

将门高胜霍,相子宠过韦。

宦贵攀龙后,心倾待士时。

壶觞开雅宴,鸳鹭眷相随。

舞退燕姬曲,歌徵谢朓诗。

晚钟过竹静,醉客出花迟。

莫惜留馀兴,良辰不可追。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