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卧病寄王临

离客穷海阴,萧辰归思结。

一随浮云滞,几怨黄鹄别。

妙年即沈痾,生事多所阙。

剑中负明义,枕上惜玄发。

之子良史才,华簪偶时哲。

相思千里道,愁望飞鸟绝。

岁暮冰雪寒,淮湖不可越。

百年去心虑,孤影守薄劣。

独馀慕侣情,金石无休歇。

形式: 古风

翻译

离别之人身处遥远海边的阴暗,傍晚的忧郁思绪纠结。
如同浮云般漂泊不定,多次因离别而心生怨恨,如同黄鹄远行。
年轻时就患病在身,生活多有欠缺。
剑中承载着光明的道义,枕上感叹岁月匆匆,黑发稀疏。
此人具有优秀的历史才能,偶尔与时代贤者相遇。
思念绵延千里,愁苦中望着飞鸟消失。
年末冰雪严寒,淮河湖泊难以跨越。
一生忧虑不断,孤独身影坚守微弱。
只剩下对伴侣的深深眷恋,这份情感如金石般永恒不息。

注释

离客:离别之人。
穷海阴:遥远海边的阴暗。
萧辰:傍晚。
归思结:忧郁思绪纠结。
滞:漂泊不定。
黄鹄别:黄鹄远行(比喻离别)。
沈痾:患病。
阙:欠缺。
剑中负明义:剑中承载道义。
枕上惜玄发:枕上感叹黑发稀疏。
良史才:优秀历史才能。
华簪偶时哲:偶尔遇贤者。
相思:思念。
飞鸟绝:飞鸟消失。
岁暮:年末。
淮湖不可越:难以跨越淮河湖泊。
孤影:孤独身影。
薄劣:微弱。
慕侣情:对伴侣的眷恋。
金石无休歇:情感永恒不息。

鉴赏

诗中的“离客穷海阴”一句,设定了诗人在海边的孤独与忧郁心境。"萧辰归思结"则表达了随着清晨的到来,思念之情愈加浓厚。接着,“一随浮云滞,几怨黄鹄别”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对远去友人的不舍。

"妙年即沈痾"揭示了诗人因病而感慨时光易逝,而“生事多所阙”则透露出生活中的种种遗憾。紧接着,“剑中负明义,枕上惜玄发”暗示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节操的坚守,以及对青春易逝的珍惜。

"之子良史才,华簪偶时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后辈或友人的才能和智慧的赞赏。然而,“相思千里道,愁望飞鸟绝”又将情感拉回到了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上。

最后,“岁暮冰雪寒,淮湖不可越”描绘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而“百年去心虑,孤影守薄劣”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生命、历史长河中微小存在的感慨。"独馀慕侣情,金石无休歇"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深厚友情或爱情的永恒追求和不懈追念。

整首诗通过生病远行、怀念故土与亲朋、感慨时光易逝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体现出作者钱起在唐代文学中的高超造诣。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海畔秋思

匡济难道合,去留随兴牵。

偶为谢客事,不顾平子田。

魏阙贲翘楚,此身长弃捐。

箕裘空在念,咄咄谁推贤。

无用即明代,养痾仍壮年。

日夕望佳期,帝乡路几千。

秋风晨夜起,零落愁芳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病鹤篇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

三山侣伴能远翔,五里裴回忍为别。

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

不及川凫长比翼,随波双泛复双归。

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往。

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颈和鸣长在想。

何时白雾捲青天,接影追飞太液前。

形式: 古风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

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

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

形式: 古风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其一)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

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