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舜谟赵允书高德公三子晚过因谈诗法漫赋长歌兼述别意

峨冠野服非凡质,对榻论诗坐终日。

力搜东海宝珠来,法转西天龙象出。

楚猿乱聒夜冥冥,谁听湘妃鼓瑶瑟。

欲为古调高可跻,赋声好振太行西。

莫画少陵神自合,更深梦落浣花溪。

江通鱼腹山无隔,月照峨眉路不迷。

醒来归思候晨鸡,春草未生羸马嘶。

黄金筑台战国术,何必郭生志与齐。

凤城花时兴逾远,北岳有灵迎杖藜。

攀萝蹑屐殊萧散,笔扫层崖秃千管。

气横大漠雕不飞,响彻空林虎应断。

荷衣独立最高峰,老骨欲仙无寒煖。

洗兵焉得挽天河,阴山单于近纳款。

尚思朋辈共离樽,燕赵茫茫目力短。

壮怀奋激歘乘风,若木扶桑指顾中。

他年相见重把手,宁羡征南矍铄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位朋友在谈论诗歌艺术时的深厚情谊和对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文学大师如杜甫(少陵)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描述他们讨论诗歌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追求。

“峨冠野服非凡质”,开篇即以奇特的装束对比,暗示这三位朋友虽外表不同,但内心皆有非凡之质。“对榻论诗坐终日”,形象地描绘了他们长时间深入探讨诗歌的情景。“力搜东海宝珠来,法转西天龙象出”,表达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和对古代文学精髓的深入挖掘。“楚猿乱聒夜冥冥,谁听湘妃鼓瑶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暗示了他们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欲为古调高可跻,赋声好振太行西”,表达了他们希望将古代诗歌的精髓发扬光大的愿望。“莫画少陵神自合,更深梦落浣花溪”,进一步强调了对杜甫的崇敬,并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师的怀念。“江通鱼腹山无隔,月照峨眉路不迷”,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了他们心灵的相通和对诗歌之路的探索。“醒来归思候晨鸡,春草未生羸马嘶”,以清晨的景象结束,寓意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学之美。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终南仙人引走笔遣怀

终南据形胜,隐沦共墟里。

中有千年不死之真人,鹤发垂垂过两耳。

门无徵车道长存,平生懒到咸阳市。

青山有主百灵护,竹杖通灵山鬼妒。

化作苍龙乘海云,巨鲸伏鬣洪涛驻。

惊回任公钓,触倒扶桑树。

力穷万里知所归,掉头西秦灵复聚。

老夫神变物相因,内蕴不关天地春。

形式: 古风

铜雀台吊古歌

龙飞白水承火德,千里草青汉家厄。

曹瞒秉钺剪群雄,独据中原此尽力。

盖棺一缩九州心,西陵日暮愁云色。

地荒铜雀空莓苔,世变铜驼秪荆棘。

乱机相仍天有知,长风忽来正叹息。

歌舞尚多身后情,玉颜惨淡雕栏侧。

断肠雨泪洒衡漳,呜咽至今流不极。

流不极,悠悠复悠悠,那见翠华耽宴游。

胜景无穷乐有限,建安人去浮烟收。

讵知千载邺下客,不教寂寞河山秋。

却忆腾蛇乘雾翻自谓,松楸直上俨豪气。

形式: 古风

古怨

阿郎别家春草短,莲叶又欹清霜满。

朱栏拂云江上楼,玉娘纤手弄鹅管。

奇调能令烟水白,寂寞芙蓉失颜色。

老龙惊动脱明珠,遽走团光留不得。

宁思河北邯郸路,门前旧种垂杨树。

花飞恨不到天涯,倦鸟安栖共朝暮。

形式: 古风

赋得买丝绣作平原君寄山中故友

登台北瞻此何世,漫嗟寥落依松桂。

英雄有待岂徒老,泽龙神变随巨细。

黄金买丝秣陵市,好绣平原赵公子。

想像当年下士心,烟薰古色宛相似。

万丝无迹天巧成,吴姬亦知豪侠名。

身后宁复谈纵横,野云聚散犹秦兵。

异代重之独长吉,下帘焚香共一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