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守斋至玉湖书院作

天垂大溪碧,近树齐远山。

水气涵野色,缥缈亭数间。

维昔文节公,孤标凛群奸。

飘然两屐齿,云岩遍跻攀。

此地足佳致,差不远市阛。

寿峰顾而喜,筑屋娱亲颜。

吴兴富台榭,往往携歌鬟。

公独抱书来,小舟破潺湲。

花澹水纹丽,鸟啼人意闲。

读易发妙蕴,不惟评马班。

著述五百卷,星芒照人寰。

天街几绣鞍,蹀躞趋豹关。

河来砥柱立,一老菰蒲湾。

守斋领客游,秋风韵枯菅。

我诵壁间文,徙倚藓石斑。

德人不可见,月白渔舟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天空映衬着碧绿的大溪,近处的树木与远处的山峦相接。
水汽弥漫,野外景色被水汽所包容,隐约可见几间亭子。
昔日的文节公,品格出众,威严如冰,面对众多奸邪毫不畏惧。
他轻装简行,只踏一双木屐,遍游云岩各处。
这里风景优美,离喧嚣的市集不算太远。
寿峰见此情景欢喜,便建屋以让亲人欢颜。
吴兴地区多有华丽的楼台,常有人带着歌妓游玩。
然而公却独自乘舟,载着书籍而来,享受清流潺潺。
水面泛起淡淡的花纹,鸟儿的鸣叫显得宁静。
他在阅读《易经》时,领悟出深奥的道理,不只是评论马班的才学。
他著作丰富,达五百卷,光芒照亮人间。
天街上,骏马众多,他们在豹关附近缓步而行。
黄河如砥柱般屹立,而他老矣,只能在一处菰蒲湾度过。
他主持斋会,招待客人,秋风吹过,枯草更显萧瑟。
我在墙壁上诵读他的文章,徘徊在苔藓和石头之间。
品德高尚的人难以察觉,只有皎洁的月光下,渔舟归来才可见。

注释

维昔:昔时,从前。
孤标:孤高特立的品格。
飘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潺湲:流水声。
著述:著作。
星芒:比喻人的才华或光辉。
蹀躞:小步行走。
砥柱: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徙倚:徘徊,走来走去。
德人:道德高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鉴之陪同友人守斋游览玉湖书院的场景。首句“天垂大溪碧”展现了天空倒映在碧绿的溪水上,环境清幽。接着,“近树齐远山”写出了山水相依的静谧画面。诗人回忆起文节公的风采,他独自登山,远离尘嚣,表现出高尚的品格。

玉湖书院景色优美,与繁华市区相近,但又保持着宁静。寿峰山的美景让人心生欢喜,文节公曾在此建屋以陪伴亲人。吴兴地区多有亭台楼榭,但文节公却选择乘小舟而来,享受自然与书籍的乐趣。此处花淡水清,鸟鸣声中透出闲适,读书时能领悟深刻道理,不仅评论经典,更有自己的著述传世。

诗人感叹文节公虽身处简朴之地,其精神如同砥柱,影响深远。秋风中,他们一同游览,感受着书院的韵味。最后,诗人诵读壁上的文章,沉浸在斑驳的苔藓和石阶上,表达对高尚品德的敬仰,而当夜幕降临,明月照亮渔舟,更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人物的联想,赞美了玉湖书院的风雅与文人的高洁情操。

收录诗词(54)

陈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楼乃其先世读书之所

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

乃翁爱梅梅绕楼,千年老干如苍虬。

梅护群书俗尘绝,书对梅梢滋味别。

有时掩卷静倚阑,檐角一枝擎淡月。

雁行编简相从久,笔砚收功竟无负。

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

一新丹雘焕枅栱,黄卷依然对姬孔。

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

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

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

吾知乃翁好梅意,不独区区为名第。

霜飙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

惟梅气禀独超卓,首送春风入书幄。

对之心地悟理学,此是天民尹先觉。

形式: 古风

晚登京口倅厅富览二首(其二)

孙刘昔虎视,铁骑如风雷。

白水列苍嶂,今焉侑予杯。

功名诧一时,空云暂崔嵬。

衲子真英雄,一龛老岩隈。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晚登京口倅厅富览二首(其一)

穷途逢伟观,小阁江万里。

薄暮岸幅巾,寒烟四山起。

天河注平淮,斗柄卧芦苇。

欲返还少留,灯青客船尾。

形式: 古风

题严子陵钓台

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

幡然为舍钓鱼竿,八极风云生指顾。

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

胡为掉头不肯住,垂纶依旧披羊裘。

周文虚己师贤哲,光武规模欠宏阔。

三公清坐台阁尊,先生回首桐江月。

桐江月色无古今,白波苍嶂幽人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