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越王曾牧剑南州,因向城隅建此楼。
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
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览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回味。从“越王曾牧剑南州,因向城隅建此楼”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越王修建楼阁的历史背景进行了一番描绘,设定了一个悠远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场景。
接着,“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两句,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感受自然之美。诗人将山势比喻为“横玉”,突出了山川的清洁和坚硬;而“千峤雪”则描绘出壮丽的山雪景致,既有视觉上的享受,又有“暗雷下听一江流”的音响效果,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处江水潺潺的声音。
再看“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楼阁的窗棂首先沐浴在朝霞之中,而朱红色的栏杆则与满园的秋色相互辉映,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情感。
最后,“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想。其中“仲宣”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杨雄,而“刘”则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只是模仿前人的风格,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越王楼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文学家的崇拜和学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不详
飞骑经巴栈,鸿恩及夏台。
将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
此处金门远,何时玉辇回。
早平关右贼,莫待诏书催。
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
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
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
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
哀痛不下诏,登封谁上书。
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
集贤更内殿,清选自中台。
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
天厨千品降,御酒百壶催。
鹓鹭方成列,神仙喜暂陪。
复欣同拜首,叨此颂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