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共载扬州路,屈指都疑梦夜阑。
可是重来俱白发,只堪归去却黄冠。
为郎我赖文书少,作邑君逢政令宽。
自古江山胜尘土,莫轻故步爱邯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送欧诚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欧诚发在春风中扬州市路同行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春风共载扬州路”描绘了两人在和煦春风中同游的场景,充满了诗意。次句“屈指都疑梦夜阑”则暗示了时光如梦,夜已深沉,让人不禁怀疑眼前的一切是否真实。
“可是重来俱白发”表达出诗人对再次相聚时两人都已老去的感叹,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接下来,“只堪归去却黄冠”中的“黄冠”可能指的是辞官归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关切,希望他能适时退隐,享受清闲生活。
“为郎我赖文书少,作邑君逢政令宽”这两句,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庆幸自己因公务较少而得以有更多时间,同时也祝愿友人在地方政务中遇到宽松的环境,能够轻松应对。
最后,“自古江山胜尘土,莫轻故步爱邯郸”以历史典故告诫友人,江山之美胜过尘世浮华,不要过于留恋官场,而应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效仿邯郸学步,迷失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晁补之诗歌的深沉内涵。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朝持使者节,骑出大明宫。
霜拂蓬壶外,春生海岱东。
清时忧国事,白首问民风。
我亦何为者,丹铅点勘中。
谈经草檄鬓华生,初拥闽山传节行。
江入桐庐青欲断,溪从剑浦碧来迎。
茶虽户种租宜薄,盐不家煎价欲平。
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为远人轻。
侏儒未用笑先生,孟博聊堪揽辔行。
学有人民可尝试,诗须山水与逢迎。
边夷岂识朝廷治,耕钓唯知吏政平。
台阁时清多俊彦,萧生雅意未宜轻。
闻在豪塘饮,松林日百回。
当年鹿何往,异世鹤归来。
未许茅斋并,终期蜡屐陪。
丹留杉不死,夜气看星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