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家赉予

小池之南摘莲子,记得摇舟弄江水。

龙津渡头秋风起,布帆一别三百里。

飞乌西飞何其急,歌者何人怅然立。

深树凉蝉晓鸣涩,疏帘细雨当窗入。

桐叶如啼柳如烟,昨日梦君今日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寄家赉予》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诗人离家后的思乡之情与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首句“小池之南摘莲子”,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家乡小池边采摘莲子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回忆。接着“记得摇舟弄江水”一句,通过回忆摇船戏水的欢乐时光,进一步强化了对家乡的怀念。

“龙津渡头秋风起,布帆一别三百里”两句,以秋风起、离别远航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踏上旅途的无奈与不舍。其中,“三百里”不仅指实际的距离,也象征着与家乡的遥远距离和内心的孤独感。

“飞乌西飞何其急,歌者何人怅然立”描绘了一幅乌鸦急飞西去的画面,与诗人内心的忧郁形成对比,同时“歌者何人怅然立”则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未知的旅途,心中充满愁绪。

“深树凉蝉晓鸣涩,疏帘细雨当窗入”两句,通过清晨凉蝉的鸣叫和细雨透过疏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桐叶如啼柳如烟,昨日梦君今日眠”以桐叶似啼、柳如烟的景象,以及对往日梦境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寄托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家后复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深切的思念和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饶侍御石帆

玉骢踏尽天南路,更挂征帆向何处。

林木还留海燕巢,归人却背秋鸿去。

飞云飞叶满前山,和月和霜度庾关。

庾关北下乡园迩,五老香炉相对起。

荷锄且作种瓜人,铁面人知真御史。

一疏曾令死者生,又令生者心为死。

西风寒,山酒旨。捧离觞,酌君子。

灵蛇有珠蛟有泪,愿借丰城三尺水,报恩报仇报知己。

形式: 古风

梅子潭纪梦

浮云离离,飒其风雨。扁舟独寐,梦我严父。

曰嗟曰嗟,汝行良苦。悠悠道路,矧兹鼙鼓。

自汝之先,未绝如缕。有孑其传,于今为五。

无曰予薄,诸灵所怙。敬汝慎汝,无忘先祖。

再拜以跽,小子稽首。暂别我父,日月以久。

郁郁予心,如结予口。牵衣欲言,捧亲之手。

其衣烨然,其手载温。乃欣乃奔,乃蹶于门。

起而傍偟,尚闻其言。疾呼我父,其人曷存。

维舟摇摇,维雨彭彭。风回一壑,万竹之声。

牛衣转侧,如卧春冰。行渐老大,实惭所生。

激激潭水,舟乎济之。浩浩亲恩,心乎系之。

烈已前人,乌乎继之。我歌我谣,庶几励之。

形式: 四言诗

发闽中向匡庐寄蔡艮若

劳生同逆旅,何处是他乡。

渐听人声改,才知客路长。

买舟彭蠡月,回首洛桥霜。

指却飞花笑,闲身尔亦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建昌河上二首(其一)

十月辞西山,苍茫日东走。

迟迟闽越路,东风变杨柳。

扁舟乱河曲,旅泊成搔首。

无衣知春寒,独宿知夜久。

茕茕远行子,才知慕父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