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藏冰

寒气方穷律,阴精正结冰。

体坚风带壮,影素月临凝。

冬赋凌人掌,春期命妇升。

凿来壶色彻,纳处镜光澄。

鲁史曾留问,幽诗旧见称。

同观里射享,王道颂还兴。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翻译

寒气正遵循着节令达到极致,阴寒之气正凝结成冰。
冰体坚硬如风带般强壮,其影洁白如月亮照耀下万物凝结。
冬日里凌冽的冰犹如握在人掌中,待到春天,它将赋予妇女们升腾的希望。
凿取冰块,其色泽清澈透明,纳入容器中,如镜面般澄净。
鲁国的历史曾记载对冰的探问,幽微的诗篇中也曾赞美冰的存在。
一同观赏乡射之礼,冰的出现与王道的颂扬一同兴起。

注释

寒气:冬季寒冷的气候。
方穷律:正遵循着节令达到极致。
阴精:阴寒之气。
正结冰:正凝结成冰。
体坚:冰体坚硬。
风带壮:如风带般强壮。
影素:其影洁白。
月临凝:如月亮照耀下万物凝结。
冬赋:冬日里。
凌人掌:凌冽的冰犹如握在人掌中。
春期:待到春天。
命妇升:它将赋予妇女们升腾的希望。
凿来:凿取。
壶色彻:冰块的色泽清澈透明。
纳处:纳入容器中。
镜光澄:如镜面般澄净。
鲁史:鲁国的历史。
曾留问:曾记载对冰的探问。
幽诗:幽微的诗篇。
旧见称:曾赞美冰的存在。
同观:一同观赏。
里射享:乡射之礼。
王道颂:王道的颂扬。
还兴:一同兴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收藏冰块的画面,通过对寒冷气氛和冰冻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人过冬的一种生活方式。诗中的“体坚风带壮”、“影素月临凝”等用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冬日自然景致,也隐喻了一种坚强与纯洁的情操。

“冬赋凌人掌,春期命妇升”则写出了人们在严寒中收集冰块并保存到来年春季使用的习俗,以及这种工作可能由女性承担的细节。接着,“凿来壶色彻,纳处镜光澄”展示了古人如何将收集来的冰块存放在特制容器内,以保鲜其透明清澈的质地。

最后两句“鲁史曾留问,幽诗旧见称。同观里射享,王道颂还兴”则是对历史上的记载和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述进行致敬,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在寒冷冬日中寻得精神寄托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力,还透露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怀旧和尊重。

收录诗词(5)

张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全唐诗》存诗3首。参见征

  • 生卒年:794

相关古诗词

金谷园怀古

缓步洛城下,轸怀金谷园。

昔人随水逝,旧树逐春繁。

冉冉摇风弱,菲菲裛露翻。

歌台岂易见,舞袖乍如存。

戏蝶香中起,流莺暗处喧。

徒闻施锦帐,此地拥行轩。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赋得春风扇微和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

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

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

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春风扇微和

木德生和气,微微入曙风。

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冰谷,悠扬转蕙丛。

拂尘回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侯中。

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应念路傍憔悴翼,昔年乔木幸同迁。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