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阳清泠泉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惋惜那落日即将沉没,喜爱这清澈的寒泉。
夕阳追随着流水而去,激起游子心中的涟漪。
独自高歌对着云月,直到松林深处回荡着歌声。

注释

惜:惋惜。
彼:那个。
落日:太阳下山。
暮:傍晚。
爱:喜爱。
此:这。
寒泉:清凉的泉水。
清:清澈。
西辉:夕阳。
逐:追逐。
流水:溪流。
荡漾:波动。
游子:远行的人。
情:情感。
空歌:独自唱歌。
望:凝视。
云月:云彩和月亮。
曲尽:歌曲唱完。
长松:高大的松树。
声: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远自然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独特的情怀与大自然对话。"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消逝的美好时光和清澈泉水的珍视与喜爱。这里的“落日”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寒泉”则代表着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展现了诗人随着流动的溪水向西而行,心中充满对远方旅途的向往和自由自在的情感。"西辉"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而"荡漾"一词则形容内心的喜悦与波动。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放声高唱,歌声随着浮动的云和明亮的月光交织,而声音在长长的松林间回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放情怀,也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流动。同时,这也反映出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他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游泰山六首(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游泰山六首(其二)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游泰山六首(其三)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游泰山六首(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