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止轩閒居(其一)

遁迹城西诃树林,萧萧孤径没人深。

支离身世将樗老,三十功名半陆沉。

雨雪中原高伏枕,江湖吾党问抽簪。

自怜斥鴳榆枋翼,九万扶摇未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城西诃树林中的闲居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孤独、淡泊而又不失追求的精神世界。

首联“遁迹城西诃树林,萧萧孤径没人深”,开篇即点出隐士的居住环境——城西的诃树林中,一条萧瑟的林间小径,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幽静深远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颔联“支离身世将樗老,三十功名半陆沉”,进一步揭示了隐士对自身命运和过往经历的反思。他以“支离”形容自己的身世,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将樗老”则暗喻自己即将老去,如同被弃之不用的樗树,既是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也是对过去功名事业未能如愿的遗憾。“三十功名半陆沉”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已逝岁月中功名未遂的深深叹息。

颈联“雨雪中原高伏枕,江湖吾党问抽簪”,转而描绘了隐士在自然界的体验与思考。面对外界的风雨交加,他选择高枕而眠,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江湖吾党问抽簪”则表明他虽身处江湖,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着联系,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体现了隐逸生活中的精神交流与情感寄托。

尾联“自怜斥鴳榆枋翼,九万扶摇未可寻”,最后以“斥鴳榆枋翼”自比,表达了对自己虽有飞翔的渴望,却只能局限于榆枋之间的无奈。同时,“九万扶摇未可寻”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象征着对更高远境界的追求,但现实的限制使得这种追求难以实现。整首诗在表达隐士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既有对现实的妥协,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4)

梁民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鸟止轩閒居(其二)

晓起披书坐小窗,萧然病色满沧江。

绸缪念我鸿千里,鸣食依人鸟一双。

懒性转添泉石傲,雄心都向路歧降。

年来结得高阳侣,生事惟应问酒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十五夜同袁少参薛户曹高比部汪山人集区太史苑西楼

苑外高楼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

初移碧树金波动,渐转危栏玉镜低。

久客乡关愁欲赋,清宵宾从兴堪携。

明年此会应难合,乌鹊于今未定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立春

岁晏天涯已立春,独看盘菜泪沾巾。

十年病骨支床在,万里无家倚壁贫。

寒色已随阳气改,物情偏逐岁华新。

谁能不动乡关念,愁作邯郸梦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其一)

潦倒津途日复迷,枣林千树出深溪。

三年厌说长安道,倚剑漳河首重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