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同袁少参薛户曹高比部汪山人集区太史苑西楼

苑外高楼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

初移碧树金波动,渐转危栏玉镜低。

久客乡关愁欲赋,清宵宾从兴堪携。

明年此会应难合,乌鹊于今未定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五夜晚在区太史苑西楼与友人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美景和诗人复杂的情感。

首联“苑外高楼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开篇即以“苑外”、“高楼”点明地点,夜晚的景色并不令人迷失,反而显得格外清晰。接着,“秋光偏在禁城西”一句,巧妙地将季节、时间与地点结合,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暗示着秋季的夜晚,景色尤为迷人。

颔联“初移碧树金波动,渐转危栏玉镜低”,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碧绿的树木在月光下摇曳生姿,仿佛波光粼粼的水面;而渐渐移动的月光,又如同低垂的玉镜,映照着四周的景物,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层次感。

颈联“久客乡关愁欲赋,清宵宾从兴堪携”,表达了诗人长期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在清静的夜晚与宾客相聚的愉悦心情。这两句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

尾联“明年此会应难合,乌鹊于今未定栖”,则以乌鹊未定栖的比喻,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暗示这次聚会可能难以再次重逢。这种淡淡的忧伤,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哀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未知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4)

梁民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春

岁晏天涯已立春,独看盘菜泪沾巾。

十年病骨支床在,万里无家倚壁贫。

寒色已随阳气改,物情偏逐岁华新。

谁能不动乡关念,愁作邯郸梦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其一)

潦倒津途日复迷,枣林千树出深溪。

三年厌说长安道,倚剑漳河首重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其二)

懒散那堪恋薄游,疏榆声动帝城秋。

何人不解悲行役,天上于今望女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其三)

卢沟之水流汤汤,闻道桑乾忆故乡。

家在粤南天万里,不知何以望咸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