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一)

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了无徐生齐气累,正值宁子商歌秋。

鹄飞千里从此始,骥绝九衢谁得留。

岁晚烦君起我病,两篇三叹不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面对艰难的词源如三峡之水,小小的困难在诗歌中不算什么,苏州尤其突出。
无需效仿徐生那样追求齐气而劳累,此时正是宁子唱出商歌的秋季时光。
鸿鹄从这里开始展翅千里飞翔,骏马在繁华街道上无人能留住它的步伐。
年末时分,劳烦你为我唤醒沉疴,你的诗篇让我反复吟咏,难以停歇。

注释

三峡流:比喻词源的艰深繁复,如同三峡江水般浩渺。
苏州:指苏州的诗人众多,诗词创作丰富。
徐生齐气:徐生追求的高雅气质。
宁子商歌:宁子在秋天唱出的商调歌曲。
鹄飞千里: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骥绝九衢:骏马在热闹的街道上疾驰。
岁晚:年末,岁末时分。
起我病:唤醒我的病痛,可能指激发创作灵感。
两篇三叹:两首诗让人反复吟咏,感叹不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名为《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一)》。诗中,诗人以三峡水流比喻生活中的大困难,暗示自己面对困境的决心。"小难诗不数苏州"则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即使面临小困难也不轻言放弃。接着,诗人提到徐生和宁子两个历史人物,以他们的精神自比,表明自己不受外在压力影响,保持高洁之志。

"鹄飞千里从此始"象征着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决心展翅高飞;"骥绝九衢谁得留"则表达了对自由和卓越的追求,不愿被世俗束缚。最后,诗人感谢朋友在自己病中给予的关注和鼓励,表示对方的赠诗让他反复吟咏,难以忘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陈与义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

梦中与世极周流,错认三刀是得州。

拟学耕田给公上,要为同社燕春秋。

囊间已办青芒屦,桑间想闻黄栗留。

傥有幽人咨出处,为言无况莫来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元日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六月六日夜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峰寒之句名曰小玉山

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

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

暮霭朝曦一生了,高天厚地两峰闲。

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