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所思

淅淅竹下风,活活桥畔水。

萧萧掩柴荆,去去隐君子。

夙夜劳我思,之德洵且美。

瞻彼南山阿,有桂发丛蕊。

奋手折其荣,怀袖香盈只。

愿为灵鹊飞,递声入君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竹林下轻轻吹过的风声,桥边流水潺潺声。
微风吹过简陋的柴门,高尚的人儿悄悄离去。
日夜思念你,你的美德如此美好。
遥望南山坡,桂花树丛生着繁花。
我奋力摘取那盛开的花朵,香气满袖。
我愿化作报喜鸟,将我的声音传入你耳中。

注释

淅淅:形容风声轻柔。
活活:形容流水声清脆。
柴荆:简陋的木门,代指居所。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洵且美:确实美好。
南山阿:南山的山坡。
桂发丛蕊:桂花盛开,花蕊繁多。
荣:花朵。
怀袖:衣袖中。
灵鹊:传说中的报喜鸟。
递声:传递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交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或知己的怀念之情。

“淅淅竹下风,活活桥畔水”两句,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传递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竹间的微风和桥边的流水都显得那么平和而又充满生机。

“萧萧掩柴荆,去去隐君子”这两句,则通过对草丛中微小声响的描写,以及对朋友隐退生活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隐居生活的关切和赞美。

“夙夜劳我思,之德洵且美”这两句,直接流露出诗人的深沉思念和对友之德行的高度评价。诗人日夜不息地思考着朋友的恩德,这份恩情在诗人心中是那样珍贵而持久。

“瞻彼南山阿,有桂发丛蕊”通过抬头望向南山,看到桂花盛开的情景,再一次强化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深。

“奋手折其荣,怀袖香盈只”这两句,诗人亲手采撷桂枝,将桂花的芬芳留在衣袖中,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更是对友情的守护和传递。

最后,“愿为灵鹊飞,递声入君耳”表达了诗人想要像灵鹊般飞翔,跨越距离将自己的声音、思念送到朋友的心中,这种愿望充满了迫切和真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诗人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寄越倅

几欲扁舟载雪来,可人风月相蓬莱。

因思渭北吟春树,消得江南寄早梅。

应接山川公事省,主盟觞咏旷怀开。

何当身与浮云似,朝暮飘飘往又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一)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形式: 古风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六)

结庐田畴间,稔步东西陌。

时哉休且休,聊以适吾适。

汗漫游难逢,崦嵫日易夕。

筱影延户深,苔晕补阶隙。

而有蛙蚓居,口腹犹役役。

顾予安一閒,顶踵蒙帝绩。

发为四时吟,吟中自规益。

形式: 古风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二)

已受鲈乡招,柴车异尘鞅。

方春融融时,红紫形梦想。

胜游计自今,乐事何曾往。

迎意引壶觞,班荆集少长。

容膝地有馀,意不在袤广。

牧竖良知心,长歌振林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