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二)

已受鲈乡招,柴车异尘鞅。

方春融融时,红紫形梦想。

胜游计自今,乐事何曾往。

迎意引壶觞,班荆集少长。

容膝地有馀,意不在袤广。

牧竖良知心,长歌振林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已经接受了鲈乡的邀请,乘坐简陋的柴车远离尘嚣。
正当春天温暖之时,满眼的红花紫草如同梦境般美丽。
从现在开始,我计划享受美好的旅程,过去的快乐时光未曾减少。
我举杯邀友,不分长幼,围坐于荆草之间。
虽然地方不大,但心意满足,不在于空间的宽广。
牧童们真诚的心意让我感动,他们的歌声在林间回荡。

注释

鲈乡:指代诗人故乡,可能有思乡之情。
柴车:简陋的木制车辆,表示朴素的生活方式。
尘鞅:世俗的束缚,形容摆脱尘世烦扰。
红紫:形容春天盛开的花朵,色彩鲜艳。
胜游:优美的游历,愉快的旅行。
班荆:荆草铺地,象征简朴的聚会。
牧竖:牧童,乡村的孩子。
振林莽:在林中高声歌唱,形容豪放不羁。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开篇“已受鲈乡招,柴车异尘鞅”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田园景象,“鲈乡”指的是水边的地方,“柴车”则是古代农民收割庄稼用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归隐田园的生活。而“方春融融时,红紫形梦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天景色的向往和憧憬。

接着,“胜游计自今,乐事何曾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欢乐记忆并不留恋,而是期待从现在开始的田园生活。紧接着“迎意引壶觞,班荆集少长”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壶觞”指的是古代饮酒用具,这里象征着诗人在田园中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乐趣。

“容膝地有馀,意不在袤广”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态,他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只是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结尾的“牧竖良知心,长歌振林莽”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自然美好的感悟。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四)

疏牖炷柏子,日与琴书娱。

已复回商飙,凉意浮郊墟。

自成松菊趣,不杂轩冕居。

悠悠鸟脱罟,局局兔守株。

试叩塞上翁,得丧为何如。

元亮抱至道,诗发道之馀。

利名莫能束,精神游太虚。

冥想田园归,其乐无时无。

形式: 古风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五)

控驴灞桥坳,纵棹剡溪曲。

缤纷天上花,拍拍春意足。

能追兹辰欢,独许苏玉局。

憧憧市朝人,继晷犹秉烛。

野翁太无营,借暖待晴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三)

蚕姑馈新蛹,篱落桑柘稀。

一茧视万事,浮生同于归。

水浅凉可濯,荷深香可衣。

载言老圃计,勇决无依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晚春

游事一番了,愁多锁昼长。

因思来岁赏,未必少年狂。

野鸟学蛮语,岸花浮楚香。

鱼应知我者,圉圉到池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