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问

王安石,还圣人,熙宁天子空称神。

程夫子,真圣徒,一言非讦还非谀。

世更有人如此无?

古来君相关气运,河南不问金陵问。

一时言,千载恨。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金陵问》,主要针对北宋时期的政治人物王安石和程颐进行评价。王安石在诗中被描绘为试图恢复圣人的地位,但熙宁天子(指宋神宗)的统治并未达到预期的神圣效果。程颐则被赞誉为真正的圣徒,他的言论既非攻击也非奉承,保持了公正。

诗中“世更有人如此无?”一句表达了对程颐这样品格的罕见性的疑问,暗示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接下来,“古来君相关气运”指出历史上的君主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这里的“河南不问金陵问”可能暗指王安石改革(熙宁变法)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人们更关注的是国家的整体运势而非个人的功绩。

最后两句“一时言,千载恨”强调了王安石的言论虽然在当时产生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和遗留的遗憾成为了长久的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反思。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昆崙战

昆崙关头战骨枯,龙衣裹血红模糊。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

将军贵实不尚功,世上安有将军忠。

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

形式: 乐府曲辞

安石工

端礼门,金石刻,丞相手书奸党籍。

长安役者安石工,不识人贤愚,但识司马公。

卑疏不敢预国事,幸免刻名为后累。

匹夫愤泣天为悲,黄门夜半来毁碑。

碑可毁,亦可建。盖棺事,久乃见。

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

形式: 乐府曲辞

夹攻误

夷狄自相图,古称中国利。

辽亡金已昌,金灭元愈炽。

如何夹攻策,竟蹈前车弊。

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一误国不支,再误国不祀。

咄哉宋君臣,千载伤失计。

形式: 乐府曲辞

奇才叹

奇才复奇才,二圣一语孤臣哀。

孤臣哀,泪如雨,众欲杀臣臣有主。

不然安得梦中身,天上语。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