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二)

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

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

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

天地入海劫,志士合鸾栖。

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

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

西陵倡家女,松柏夹广蹊。

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

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二)》,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全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物命运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描绘了鄂公坟前的景象,石龟与人的高度相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描述了坟墓的规模和祭奠的场景,通过泥土的湿润,表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这一句,诗人从生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生者与死者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下来,“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以马无法发出嘶鸣的声音来比喻人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进一步深化了生死主题。

“天地入海劫,志士合鸾栖”两句,将个人命运与宇宙变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个体渺小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则通过反问,表达了对追求名利、趋炎附势行为的批判。

最后,“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赞扬了像梅处士这样的隐士,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西陵倡家女,松柏夹广蹊”描绘了西陵倡家女子的形象,她们虽然生活于世俗之中,但内心却保持着高洁与坚韧。“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则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追求,以及对美的欣赏与评价。

“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以折柳和策马过花堤的动作,象征着离别与前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与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三)

一段青石堤,袅娜千垂杨。

十许种名花,红紫白成行。

借问此谁种,云是监中郎。

纱纹织作浪,文玉砌为堂。

安得冢子山,吹来置此傍。

醉中发狂思,醒后益周张。

吾身自可移,何必移吾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四)

葛巾不束毛,纱祫常见肘。

无日不酲花,有时坐枯柳。

天地一排场,谁分旦与丑。

神仙既荒唐,富贵复难偶。

杭人有谚言,言卑趣则有。

雷峰变作糟,西湖化为酒。

藕花作美人,一歌了一口。

三万六千回,一回三百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五)

天地如悬鹄,圣贤若藏阄。

万古愁茫茫,谁是的路头。

官者为利缚,隐者为名囚。

玄无点化术,禅有知见忧。

欲灭身旁影,终迷水底搂。

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鏉。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六)

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

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

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

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

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

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