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凤埕八景(其二)南带玉砂景

玉种移来到海□,天然佳案在村前。

高秋入眼飞琼屑,盛夏汤蹄飏璧烟。

午夜月明满彀见,三春雨浣玷瑕鲜。

门庭白面多和璞,得遇相知价倍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南带玉砂景的独特魅力,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玉石之美与自然之妙。首句“玉种移来到海□”以“海□”隐喻广阔的世界,暗示玉石的珍贵与来源之远。接着“天然佳案在村前”点出玉石的自然之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件艺术品。

“高秋入眼飞琼屑,盛夏汤蹄飏璧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分别描绘了秋季玉石在阳光下闪烁如雪花般的美丽,以及夏季玉石在热浪中散发出的如璧玉般烟雾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玉石在不同季节下的独特魅力。

“午夜月明满彀见,三春雨浣玷瑕鲜”则进一步展示了玉石在不同环境下的光彩,无论是午夜月光下的清晰可见,还是春雨洗涤后的瑕疵减少,都突出了玉石的纯净与珍贵。

最后,“门庭白面多和璞,得遇相知价倍偿”表达了对拥有这样珍贵玉石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含了知音难觅的感慨,只有真正懂得欣赏与珍惜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价值与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玉石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

黄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凤埕八景(其三)西扃虎屿景

耽耽双兽出林形,浮渡湾门内地凭。

风撼潮头须吻白,月升海底爪牙明。

舟无蹈尾知常避,人惯如毛探不惊。

长啸海天文炳隐,咆哮谁道食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凤埕八景(其四)北枕鸿山景

屏帐重重气势鸿,昆崙未上眼眶中。

尧封保障方如扆,禹迹刊随弯似弓。

凤嘴有声羞煮海,壶山没石谩回风。

瀛洲东顾漳南路,北面维藩第一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凤埕八景(其五)古峰插斗景

卓卓凌云势迫空,孤高不与众峰同。

尖挥风雨魅星外,顶入东南斗柄中。

近视高牙开大纛,远瞻臣阙倚崆峒。

一枝千古斯文笔,留写封章献九重。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凤埕八景(其六)碧海连天景

观水东南到海滨,波澜万颂渺无边。

祝融一怒山翻雪,飓母初呈浪拍天。

日落鱼龙腾雾涌,夜沉星斗弄波妍。

五湖纵阔难为水,笑却精衔与血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