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寿韩平原(其一)

衣钵登庸复旧毡,文王尚父赵平原。

自从庆历到今日,只说开禧初改元。

朝辟东斋广东阁,夜看南极照南园。

九霞觞举先旬浃,却领千官寿帝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继承衣钵显赫如初,赵平原的文王尚父。
从庆历年间直到如今,人们谈论的是开禧年号的初次改换。
早朝时在东斋办公,夜晚在广东阁欣赏南极星辉映照南园。
十天前已举杯庆祝,现在又率众官员为天子祝寿于宫墙之外。

注释

衣钵:指学问、技艺或职位的传承。
登庸:被任用,得到提升。
赵平原:历史上的赵普,北宋名臣。
庆历:宋仁宗年号。
开禧:宋宁宗年号。
东斋:古代官署名。
南极:星宿名,象征南方。
南园:可能指代宫殿中的花园。
九霞觞:泛指美酒。
旬浃:十日为一旬,浃,满,此处指满十日。
帝垣:皇帝的宫墙,代指皇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代寿韩平原(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描绘。

“衣钵登庸复旧毡,文王尚父赵平原。”这两句开头便设置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衣钵”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登庸”则是上朝之意,这里暗示着历史的回溯和对古人的怀念。接着“文王尚父赵平原”提到了周文王,显示了诗人对先贤的崇敬。

“自从庆历到今日,只说开禧初改元。”这里作者回顾了从北宋仁宗时期的“庆历”年号到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变迁,并特别提及“开禧”年间的朝代更替,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历史演进的深刻感悟。

“朝辟东斋广东阁,夜看南极照南园。”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朝辟”意味着早晨的开始,“东斋”、“广东阁”都是书房或官署之称,表明诗人在清晨于书房中处理政务。而“夜看南极照南园”则是在夜晚仰望星空(南极指的是天上的南极星),感受自然之美的宁静时刻。

“九霞觞举先旬浃,却领千官寿帝垣。”这里诗人提到了“九霞”——传说中仙界的景象,以及“觞举先旬浃”,意指举杯祝酒,庆贺寿辰。最后,“却领千官寿帝垣”则表达了对统治者长寿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个人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崇尚自然与历史的高远情怀。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权力者的敬畏和祝愿,体现了作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代寿韩平原(其三)

畴昔张旃过相时,相人争睹汉官仪。

未能劖刻燕然石,不忍摩挲昼锦碑。

慷慨欲平千载恨,经营已叹十年迟。

要令阅古诗篇伟,好读车攻复古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代寿韩平原(其二)

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袖手且旁观。

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

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

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对雪效乐天

匣中雷吼一长剑,溪上月明多少舟。

无贼可平閒李愬,有人不访倦王猷。

银杯缟带从渠便,瑶树琼林得自由。

衣敝独嫌灰絮料,帘高想见月垂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江淮冠盖闹如林,求一己知何处寻。

风月欲谈嫌许事,山川不险似人心。

使君德量如天远,举子科名自陆沉。

秋气未悲先泪下,黄花虽好不曾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