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三首(其三)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

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

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浊酒能让人忘记家乡,归期却有明确的期限。
昨夜的小雨让鱼儿惊动,未来或许会在寒花下与鹿共饮。
已经习惯了江边简陋的菜肴,不要嘲笑衙门前喧闹的鼓笛声。
太守我更是乡土之人,一定会停车设宴,热情款待。

注释

浊醪:浊酒,指味道较浓烈的酒。
客: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忘家:忘记家乡。
归期:回家的日期。
涯:界限。
鱼化:比喻变化或惊动。
细雨:小雨。
鹿鸣:鹿叫声,象征隐逸生活。
寒花:寒冷季节开放的花朵。
谙:熟悉,习惯。
肴蔬薄:简单的菜肴。
衙前:官府前。
鼓笛哗:鼓笛声嘈杂。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况兼:况且是。
乡曲旧:乡土旧识。
会须:必定,一定要。
投辖:停车留客,古时习俗,投下车辖以示挽留。
止行车:阻止车辆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三首(其三)》。诗人以浊酒开篇,描绘了酒能让人暂时忘却思乡之情,但归期毕竟有限。接着,诗人通过“鱼化”和“鹿鸣”的意象,寓言自己期待着未来的归乡之日,或许能在清寒的季节中与友人共饮。他对江上简朴的菜肴表示理解,同时也提醒读者不必嘲笑官衙前的鼓笛声,因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诗人自谦为太守,且与当地乡亲有旧,表达了对家乡和友情的深厚情感。最后,他以“会须投辖止行车”作结,表达了希望能抛开公务,与朋友畅饮欢聚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试院唱酬十一首.次韵吕君见赠

偶然倾盖接清言,不觉门前昼漏传。

老病低摧方伏枥,壮心坚锐正当年。

莫嫌客舍一杯酒,试论灊山三祖禅。

明日程文堆几案,只应衰懒得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试院唱酬十一首.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

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

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蜂飞。

老僧战胜长幽寂,瘦骨缘何未肯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金沙台

待罪东轩仅两秋,搉酤事了且夷犹。

奖崇善类询舆论,过访仁贤棹小舟。

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凡流。

金沙台上聊舒乐,即景题诗閤酒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雨中宿酒务

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

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

夜深唧唧醅鸣瓮,睡起萧萧叶打窗。

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