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韵继蒙宠惠前后凡十五篇牵强奉答(其三)

久从閒僻向沧池,忽见嘉宾喜可知。

触热正烦思美荫,卧疴方苦遘良师。

欲留尽兴时须饮,要取忘忧祗有棋。

二者已欣陪造适,解颐仍得鼎来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隐居在偏僻之地临近沧池,忽然见到尊贵的客人来访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炎热中我正渴望凉爽的树荫,卧病在床时急需良医的关怀。
想要尽情欢聚就需畅饮,寻求忘却忧虑的方法唯有下棋。
这两者已经让我心生欢喜,更增添了开怀大笑和品诗作乐的乐趣。

注释

久:长久。
閒僻:偏僻之地。
沧池:靠近水边的大池塘。
嘉宾:尊贵的客人。
触热:炎热。
美荫:凉爽的树荫。
卧疴:卧病在床。
遘:遭遇。
尽兴:尽情欢乐。
饮:饮酒。
忘忧:忘却忧虑。
祗有:只有。
二者:这两件事。
造适:适意、舒适。
解颐:开怀大笑。
鼎来诗:指烹茶品诗。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友人的邀请下,前往沧池一带游玩的场景描写。开篇“久从閒僻向沧池”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喧嚣、寻求清净之地的渴望。接着,“忽见嘉宾喜可知”则是对友人的邀请感到欣喜,预感到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触热正烦思美荫”描绘出炎热天气下,对清凉阴荫的向往。紧接着,“卧疴方苦遘良师”则表现了诗人因病在床,渴望能遇到一位良医或智者来解除其烦恼。

“欲留尽兴时须饮”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愉悦的时光中停留下来,享受美酒带来的快乐。随后,“要取忘忧祗有棋”则是通过下棋这一文人的雅趣来暂时忘却烦恼。

最后两句“二者已欣陪造适,解颐仍得鼎来诗”显示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双重享受。友人间的相互陪伴与对诗歌的共同热爱,让诗人的心情得到释放,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韵继蒙宠惠前后凡十五篇牵强奉答(其一)

思涌如倾潮汐池,才高早契圣明知。

省中一语开天意,江表三年得吏师。

通旧辱投文举刺,可人欣对费袆棋。

更观丽句贻初学,岂谢韩公荐士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韵继蒙宠惠前后凡十五篇牵强奉答(其二)

衰病常求饮上池,药投坚痞苦难知。

閒挥绿绮歌三乐,静玩韦编诵九师。

纵有文章忧瓿酱,剧无机智懒行棋。

爱君高唱多才思,撩摘羁怀入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牛山道中

农人耕凿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冈。

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

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

赋役百端閒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王子直挽辞二首(其二)

逝者日云远,人情尤感伤。

素车来隧路,奠哭起高堂。

集纪论才备,阡铭叙事长。

友兄成雅志,不朽是文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