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

微雨侵晚阳,连山半藏碧。

林端陟香榭,云外迟来客。

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

但隹川原趣,不觉城池夕。

更喜眼中人,清光渐咫尺。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傍晚时分细雨轻落,连绵的山峦半掩绿色。
漫步至林梢的香榭,云雾之外等待远方的客人。
孤独的小村庄笼罩在薄雾中,流水远处泛起白色光芒。
只欣赏这田野和原野的乐趣,不觉已近黄昏的城市。
更令人欣喜的是,眼前的人儿,清辉渐近,仿佛就在咫尺之间。

注释

微雨:细小的雨滴。
侵晚阳:傍晚时分降临。
连山:连续不断的山脉。
半藏碧:半遮半掩的绿色。
林端:树林的边缘。
陟:登。
香榭:香气四溢的亭榭。
云外:云雾之外。
迟来客:迟到的客人。
孤村:孤独的村庄。
片烟:薄雾。
去水:远处的流水。
川原:田野和原野。
趣:乐趣。
城池夕:黄昏的城市。
眼中人:眼前的人。
清光:清亮的光芒。
渐咫尺:逐渐接近。

鉴赏

诗人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雨中山水图。"微雨侵晚阳"四字,勾勒出秋日黄昏时分的柔和景象,那轻盈的雨丝仿佛能穿透时间的缝隙,悄然涤荡心灵。"连山半藏碧"则以诗意传情,将视线引向远处连绵的山峦,它们在细雨中隐现,碧绿一片,仿佛与天地同色。

"林端陟香榭"一句,画出了一幅幽静的山林图景。陟香之地,林间小道上,或许藏着古木参天、花香满径的秘密。而"云外迟来客"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来客的期待与关切,那些在云端徘徊的人,何时才能踏入这片静谧之地?

"孤村凝片烟"四字,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处偏僻小村的宁静。雨后的空气清新,那片片轻纱般的炊烟,是时间在这里缓缓流淌的印记。而"去水生远白"则描绘了一幅水天一色的画面,水面上泛起层层波光,远处山峦也被涤荡得更加清晰。

诗人在"但隹川原趣,不觉城池夕"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沉醉。这里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喧嚣的人群,只有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诗人在这宁静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最后两句"更喜眼中人,清光渐咫尺"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人的珍视与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感怀。"眼中人"是诗人情感寄托,是他在这雨中山水画卷里最亲近、最温暖的人。而"清光渐咫尺",则是在细雨中那逐渐渗透进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安详,是时间在这里静好地流动着。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登秦岭半岩遇雨

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

千峰挂飞雨,百尺摇翠微。

震电闪云径,奔流翻石矶。

倚岩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归。

且怜东皋上,水色侵荆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其一)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

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

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

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

花间鍊药人,鸡犬和乳窦。

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

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其二)

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

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

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

欲骖白蜺去,且为紫芝留。

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紫参歌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

往往幽人寻水见,时时仙蝶隔云来。

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

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蓬山才子怜幽性,白云阳春动新咏。

应知仙卉老云霞,莫赏夭桃满蹊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