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中杂成(其一)

荒岗愁揽辔,衰柳雁行边。

石角疑掀地,云心欲竟天。

世途看马耳,骨相负鸢肩。

行路多憔悴,无为独黯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车中杂成》其一,描绘了诗人驾车行路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

首联“荒岗愁揽辔,衰柳雁行边”,开篇即以“荒岗”、“衰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人驾车行于其间,心中满是愁绪。接着“雁行边”三字,不仅描绘了衰柳旁飞雁成行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颔联“石角疑掀地,云心欲竟天”,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与壮阔。石角仿佛要掀翻大地,云朵似乎要触碰到天空,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暗示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

颈联“世途看马耳,骨相负鸢肩”,将笔触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以“马耳”比喻世人对是非曲直的漠视,以“鸢肩”形容自己肩负重任却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己命运的哀叹。

尾联“行路多憔悴,无为独黯然”,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在艰难的道路上,诗人看到许多人都面容憔悴,内心不禁感到忧伤。然而,“无为独黯然”四字,又透露出诗人虽感伤但并不沉沦的坚韧品格,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独立人格和积极追求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车中杂成(其二)

新路如人面,看来总不同。

转山皆刮目,得径欲生风。

秋潦寒逾缩,高原烧更空。

骕骦知我者,讵肯老尘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早发

十里背高城,犹闻击析声。

马嘶回鸟梦,人语先鸡鸣。

树拥千堆黑,沙浮一道明。

殷勤望残月,愁绝此宵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即目

遥程无计可停轩,暮景苍苍野色繁。

破庙半将茅补屋,秋坟多插纸为幡。

似曾见影人投碛,略不闻声鸟下原。

今夕定知何处宿,瞑天漠漠对忘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车中口占

上车多睡魔,轮喧心更寂。

清景纷相迎,好句倏难觅。

旋得亦旋忘,云烟付生灭。

转念林泉佳,应有幽人宅。

对面或相违,而况阻朝夕。

长吟招隐篇,谁识车中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