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车中杂成》其一,描绘了诗人驾车行路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
首联“荒岗愁揽辔,衰柳雁行边”,开篇即以“荒岗”、“衰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人驾车行于其间,心中满是愁绪。接着“雁行边”三字,不仅描绘了衰柳旁飞雁成行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颔联“石角疑掀地,云心欲竟天”,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与壮阔。石角仿佛要掀翻大地,云朵似乎要触碰到天空,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暗示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
颈联“世途看马耳,骨相负鸢肩”,将笔触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以“马耳”比喻世人对是非曲直的漠视,以“鸢肩”形容自己肩负重任却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己命运的哀叹。
尾联“行路多憔悴,无为独黯然”,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在艰难的道路上,诗人看到许多人都面容憔悴,内心不禁感到忧伤。然而,“无为独黯然”四字,又透露出诗人虽感伤但并不沉沦的坚韧品格,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独立人格和积极追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