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胥尊师

绿发童颜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

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

房闭十洲烟浪阔,箓开三洞鬼神惊。

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年轻的绿发少年,身着轻盈羽衣,多次游历过天台和王屋山。
他的旅程如云般迅速,借助风力而起,偿还酒债则需等到炼制药材完成。
关闭的仙府中烟雾浩渺,如同十洲仙境广阔无垠,打开秘籍则令三界鬼神震惊。
将来有一天他返回人世,恐怕人间已物换星移,桑田沧海已非昔日景象。

注释

绿发:形容年轻且头发乌黑。
天台:古代名山,与王屋山并称道教圣地。
云程:形容旅程遥远,如在云端。
酒债:比喻未了的债务或责任。
箓:古代道教符录,象征神秘力量。
三洞:道教指上清、玉清、太清三洞天,象征神仙居住之地。
华表:古时用于标记道路或宫殿的石柱,象征回归。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绿发童颜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两句,勾勒出一位长着翠绿头发、面貌如同儿童般纯净、身穿轻盈羽衣的道士形象,这位道士频繁地在天台山上的仙宫中修炼。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熟悉,也表现出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两句,则描写了道士行走在云间的速度加快是因为风的帮助,而他对于酒债的偿还却显得拖延,因为他正在等待药物的煎制完成。这既反映出道士生活中的某种矛盾,也表现出了对道教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的关注。

“房闭十洲烟浪阔,箓开三洞鬼神惊”两句,描述了道士在闭门修炼时,所居住的房子与世隔绝,就连十洲之间的烟水也显得辽阔;而当他打开仙箓(一种记录道教秘籍的竹简)时,三洞(即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之精灵都会为之震惊。这两句强调了道士修炼的深邃和对神秘力量的掌握。

最后,“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两句,则流露出一种对于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忧虑。诗人担心自己年华如同桑田(比喻时间的流逝),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改变。这表现出了道士对于永恒与变化之间矛盾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仙风道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

熊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中桂

断破重轮种者谁,银蟾何事便相随。

莫言望夜无攀处,却是吟人有得时。

孤影不凋清露滴,异香常在好风吹。

几回目断云霄外,未必姮娥惜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

深逢野草皆为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

废土有人耕不畏,古厅无讼醉何妨。

形式:

八月十五夜卧疾

一年秪有今宵月,尽上江楼独病眠。

寂寞竹窗闲不闭,夜深斜影到床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与左兴宗湓城别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