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

朝云飞飞来无穷,暮云漠漠昏相蒙。

闲来既自不成雨,拂去安用遮长空。

拟鞭屏翳问白日,更谪星伯诛长风。

尽令万物被光景,夜看北斗朝天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早晨的云彩纷飞无尽,傍晚的云雾迷茫笼罩。
闲暇时它无法化作雨水,挥散后又怎能遮蔽广阔的天空。
想要质问云屏,为何不释放阳光,还要贬谪星神惩罚狂风。
让万物都沐浴在光明之中,夜晚也能仰望北斗指向天心。

注释

朝云:早晨的云彩。
无穷:无尽。
漠漠:迷茫的样子。
昏相蒙:傍晚的云雾笼罩。
既自:已经。
不成雨:无法化作雨水。
拂去:挥散。
长空:广阔的天空。
拟鞭:想要质问。
屏翳:云屏,比喻云层。
白日:太阳。
星伯:星神。
诛:惩罚。
长风:狂风。
尽令:让。
万物:所有生物。
被光景:沐浴在光明中。
北斗:北斗七星。
朝天中:指向天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开篇“朝云飞飞来无穷,暮云漠漠昏相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晨昏云彩变幻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与神秘。

接着,“闲来既自不成雨,拂去安用遮长空”写出了诗人对这变化莫测的天气持有的疑惑和探究之心。这里“闲来”的云虽然聚集,但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雨水,而是轻轻地掠过,似乎是在询问它的用意。

下两句“拟鞭屏翳问白日,更谪星伯诛长风”则显得更加神秘和哲理。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既有质疑也有敬畏之心。这里的“白日”、“星伯”和“长风”,都是自然界中的元素,而诗人以拟人的方式将它们赋予了生命,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

最后,“尽令万物被光景,夜看北斗朝天中”两句,则是对宇宙之美的一种赞叹。诗人希望所有的事物都能沐浴在这神奇的自然光辉之下,即使是在夜晚,也愿意仰望那永恒不变的北斗星,寻求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安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彩、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以及自然界变化无常的一种深刻感悟和美学追求。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游江阴寿宁寺

寥萧枝上风,蜩蛰以秋告。

黯叆道旁树,荫绿凉可冒。

况承积阴馀,急雨荡晴昊。

初凉逞新威,宿暑惩旧躁。

漫漫出门路,踽踽可谁造。

江声汹西奔,海远剧东到。

中间可行望,洗涤去尘抱。

况于林阜间,古屋架晴燥。

蚊虻稍敛收,轩户可淹傲。

惜乎余独游,不可携所好。

踟蹰伫归步,风作冷相劳。

形式: 古风

登城

病来万事懒自宜,高城有楼闲登跻。

来期清风脱日热,坐厌远日看天低。

闲郊草树漫蒙昧,落日燕雀争依栖。

临风一叹人不会,直气飞去添虹霓。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短谣

窗中灯冷晕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八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形式: 古风

答友人

幽兰生深林,不佩亦自臭。

天马苟伏皂,驽足日加骤。

兰生喻人学,不为仕乃究。

马伏侔自怠,一失遂永后。

以今曷为言,念子不可逗。

前我初识子,爱其肌骨秀。

又观所为诗,往往擅高右。

迨熟相与言,低俯如有就。

我乐成美者,遽以古诗叩。

上言高雄张,中杂富贵斗。

且将起其贪,固欲激其懋。

尚谓非重邀,犹恐信不厚。

挥汗谢为书,戴雨去自奏。

予始喜此读,若获弦逐彀。

如何答我诗,遽此与前谬。

我始得则谢,实若答雉嗅。

大凡欲有为,当决如蝠狖。

苟进又安退,何自鼠穴首。

吾见人自荒,未有耕不收。

设或坚决为,加以勤自副。

石将为溜穿,曲亦因累揉。

大可入圣域,中能践贤囿。

借使不及然,犹足闻见富。

中吾不可止,在我固无疚。

已迷不自复,惧子遂著陋。

听之无予违,斯言将不又。

形式: 古风 押[宥]韵